李怡專欄:鮑卿重話 - 李怡

李怡專欄:鮑卿重話 - 李怡

美國國務卿鮑威爾星期一在北京接受兩家境外電視台的訪問,清楚地表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沒有獨立。它不享有作為一個國家的主權,這是我們的政策,是(我們的)堅定政策。」他又說:「我們希望看到雙方不要採取單方面行動,那將損害一個最終的結果,即各方都尋求的統一。」對於台灣行政院長游錫堃所說若台灣受到襲擊,台灣會向上海發飛彈還擊的言論,鮑卿說「很不幸,只會加劇台海緊張。」他又一再重申,美國不支持宣揚台獨的舉動,也不支持宣揚台獨的人。
鮑卿的話,像一陣劇烈的「外交颱風」,引起台灣朝野的震撼。其中尤其是鮑卿所說「台灣不享有一個國家的主權」,更是將過去對台灣主權的模糊政策變得清晰。台灣外長陳唐山坦言,這是美方至今最重的一句話。

其後,美國國務院舉行簡報會,當發言人說「我們的政策沒有改變」時,引起在場媒體記者一陣大笑。因為大家都已料到他會這麼說,而且媒體實際上已看到美國對兩岸政策從模糊變為稍稍清晰的改變了。所以當發言人說「沒有改變」時才會引起大笑。
台灣與中國大陸,對美國的兩岸政策,都有一廂情願的期待。鮑卿說了上述的重話之後,台灣有評論認為這是鮑卿去職在即(他說過不止一次,即使布殊連任,他也決定不再當國務卿),因此向北京送一個臨別秋波,並不代表美國政府的政策真有改變。這是自我安慰之詞。事實上,美國當局不支持台獨的言論,從克林頓在上海公開宣示的「三不」,到近一年來布殊的多次談話、助理國務卿凱利在國會聽會上的發言,都一脈相承。至於美國不承認台灣享有一個國家的主權,那麼從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來看,也是理所當然,只不過以前較為含糊不直接說出來吧了。至於中國大陸,自然對鮑卿的話大聲叫好,認為美國的西岸政策已有改變。最近中國內地網頁上,大都是一面倒地支持克里,希望他獲選,自是認為民主黨對中國更為友善,在兩岸政策上也會向北京傾斜。

其實,鮑卿的話,只是在不支持台獨上更為清晰,但美國對西岸政策的實質與基調,是沒有變的。不但沒有變,而且是共和黨、民主黨一致的政策。換句話說,無論布殊或克里當選,兩岸政策的基調都一樣。
美國的兩岸政策,可套用鄧小平關於中國內政路線的話:「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一個中心是遠東地區的和平穩定,兩個基本點是,中共不武,台灣不獨。中共不武,很清楚,倘若北京向台灣使用武力,會引起日本、南韓、新加坡、馬來西亞以致澳洲等國的恐懼,若美國不作出任何反應,這些國家會質疑美國維護地區安全的決心與能力;若美國作反應又要反應到甚麼程度,這是美國刻意留下的模糊。台灣不獨,則主要考慮台灣若宣布獨立,中共恐無法抑制內部的壓力,被迫要進行軍事干預,這就帶給美國對中共動武要作如何反應的難題了。
海峽兩岸的政權,過去一直想挑戰美國兩岸政策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北京在九六年向台海試射導彈,克林頓政府不但派兩艘航空母艦駛向台海,而且立即停止與中國的軍事交流,並提升與台灣軍事交流的層級,又大增對台售武項目。台灣近年的台獨傾向,尤其是總統府資政辜寬敏在美國報章刊全版廣告,要求美國檢討一個中國政策,挑戰了美國的「台灣不獨」這個基本點,增加了地區爆發戰爭的危險性,因此引來鮑卿的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