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新產品提前明年享零關稅

港新產品提前明年享零關稅

【本報訊】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安民及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昨日在港正式簽訂更緊密經貿安排第二階段協議(CEPA2)法律文本,擬在港生產的新產品可提前一年於明年1月起享零關稅。另大部分貨品亦可以工序作為原產地定義。工業界認為修訂建議可吸引更多廠家在港投資生產,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工業貿易署署長楊立門表示,港府參考業界意見後,經過積極爭取,內地已接納在雙方確認擬在港生產的新產品投產後,製造商最快可於明年1月便可享有零關稅,較今年8月公布框架協議時建議06年實施的時間表提早了1年,有助鼓勵製造商加快落實新投資計劃。

七成貨品可以工序界定
貨物原產地規則的訂定,新一輪貨品零關稅名單中,713種貨品中有74%將跟隨香港現行的工序界定,包括紡織及成衣製品、食物及飲品、藥品、及部分塑膠和金屬製品;11%採用稅號改變標準;只有7%產品須按30%附加值作釐訂,主要涉及電機產品。餘下的魚類及水產養殖產品則按香港及南中國海域捕獲,或自養魚苗作為界定。服務貿易方面,內地則同意開放8個新增服務領域,及擴大之前11個服務行業的開放範圍。
楊立門稱,以工序界定原產地規則的產品,由於大部份為紡織品,經已符合有關工序要求,可以不作額外投資增加工序便可享受零關稅優惠。至於要符合附加值要求的產品,當中原材料、人工和設計也可列入附加值之列,相信滿足有關要求不難。對於本港鐘表業一直要求將附加值改以工序作為產地來源定義,他表示,內地正在研究中。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楊孫西認為,港府在廣泛徵詢業界意見後,成功爭取加快讓新產品享受零關稅,對香港是好消息,而成衣業可以工序界定產地,將可吸引更多外國名牌來港生產設廠。他估計,1、2年後CEPA的效應會更明顯反映出來。

廠商界歡迎新訂協議
香港工業總會總裁邱繼龍相信,由於大部份產品以較易符合要求的工序界定產地,相信部份製造商會加快考慮在港增設新生產線,為本地工人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他又建議,兩地商討將30%的附加值要求降低,讓廠家更易受惠。
香港總商會總裁翁以登亦對新公布表示歡迎,港商可根據新協議訂立下一年度生產計劃,盡快享受到零關稅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