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你三分鐘<br>我想話你知....我來讀書可以嗎?

阻你三分鐘
我想話你知....我來讀書可以嗎?

張路路時裝自然而女性化。她首次設計的按摩椅套風格相同,將於十一月十六日至二十一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設計營商周二○○四:亞洲風尚」當中展出,稍後作慈善拍賣。 撰文:冼麗婷 攝影:司徒世華

我在印尼萬隆出生,還記得那裏每天下午總有一陣雨。父母不是有錢人,我幾歲大時候,他們把我送到廣州讀書,當時心態有點像現在的香港人把子女送到加拿大。
文革歲月,我錯過了小孩子讀書的日子,親戚把我接來香港,七二年由深圳過關時,每人只可兌換三元港幣。就是這樣,我開始充滿刺激的香港生活。
………………………………
由「向工農兵學習」的紅色大地來到花花世界,我十幾歲,沒有學歷,因為不想依賴親戚,所以沒有繼續讀書。我認為,無論生活怎樣,都應該一個人開拓。
於是,我一邊進修英文,一邊學時裝設計,心想至少可以為自己做衫着。後來親戚在銅鑼灣開了一間時裝店,我嘗試設計和縫製恤衫、螺旋形牛仔裙在店賣,很受歡迎,還在電視看到一個女新聞報導員穿着我做的時裝。
九六年,當時港督彭定康的幼女彭雅詩穿着我設計的白色晚裝第一次行天橋;我感覺那一刻的她,清雅、純潔、美麗。
………………………………
我常常笑自己蠢,即使前面的路有一個坑,依然會走過去。我多年來努力建立自己的品牌和時裝店,經歷過事業低潮、親信背棄,最終學會不要深陷憤怒當中,這樣對身體不好,其實不開心是可以抹掉的。我相信,做人沒有成功、失敗,只有現在一刻。
我目前在努力發展國際品牌的同時,也學習管理架構、溝通技巧,還花很多時間學習英文。記得曾經有婦女會邀請我與施南生、余若薇同台講人生經驗,我好怕,堅持不講英文。
成長階段沒有讀書,始終是一個遺憾。我現在到英國文化協會上堂,與很多同學一起學習英語寫作,覺得很享受。早前,理工大學邀請我出席學生時裝講座時,我也問過:「我來讀書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