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族論政大潮興起

網誌族論政大潮興起

今屆大選的輿論,再不是像以往那樣由傳統主流媒體主導,非主流「網誌族」(webbloggers)興起,成了一股新輿論力量。
網誌族是指那些網上日誌,最初主要向瀏覽者提供有趣網站的網頁,但誰也想不到它竟成了左右大選選情的武器和籌款工具。
大選進入最後衝刺階段,這些網誌族網站瀏覽次數大增,以親喬治布殊的Captain'sQuarters為例,由今年一月每月瀏覽次數三萬次增至現時八十四萬次;親克里的DailyKos也由去年每月四萬瀏覽人次增至現時八十萬人次。

揭丹拉瑟引用假文件
Powerline.com 和indcjournal.com 率先質疑哥倫比廣播公司(CBS)《六十分鐘時事雜誌》一份指喬治布殊越戰逃避兵役文件的真偽,迫使CBS王牌主播丹拉瑟認錯,凸顯這股新興輿論力量的威力。
網誌族介入選舉現象,拜「迪安效應」所賜。迪安競逐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時,靠網誌族推波助瀾,並認識到網上捐獻集腋成裘的威力。
克里其後善用這資源,使這些網站搖身變成這次選舉的傳媒監察者、籌款和助選的多重角色。
網誌族分析兩位候選人說過的話,Electablog就從電視傳道員羅伯遜口中挖到喬治布殊在伊拉克戰爭開打前,說過不會有美軍死亡的說話,成了民主黨人攻擊喬治布殊的新口實。

說候選人不敢說的話
候選人不敢說的話,有時也會透過網誌族來做,像親克里的Moveon.org 製作了一些煽情廣告,如蒙眼的自由神像變成酷似伊拉克阿布哈里卜監獄囚犯模樣,往往就在這些網誌族網站刊登,向反喬治布殊選民傳達訊息。
Msnbc.com/英國《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