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克林頓還未休養好身體,已急不及待,要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克里站台拉票。他說原因是這次大選事關重大。
說的無錯,今次大選事關重大。想也想得到,今次大選必須選出一名堅定領袖,否則選錯一名軟弱總統,不只美國,全球都會處於恐怖襲擊的水深火熱中。
反恐第一,其次是這次大選,民主黨輸了,肯定輸慘──不在選票或選舉人票輸多輸少的問題上,而是民主黨再輸,再失去白宮四年,民主黨將陷入一場大反思中──當克里支持者不少都是因為不滿喬治布殊才親向他,民主黨是否已無號召力了。
今次大選對克林頓還有切身重要性。上次大選前夕,在任八年的克林頓說過,如果憲法容許的話,他願意再任總統;當然,他一廂情願改不了憲法。但是,在克里今次的大選中,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克林頓效應」,克里不只是讓他站台拉票打打氣,到九月支持率跌至谷底時更起用了克林頓政府的原班人馬替他競選。克林頓鬧出萊溫斯基性醜聞時,每天向着傳媒解畫的白宮發言人麥柯里,現時就是克里競選的發言人;麥柯里之外,還有克林頓的經濟顧問。
要人助選不是免費午餐。美國傳媒當下已有風聲,說克里一旦當選,他的內閣都是熟口熟面的,很可能會委任前朝官員,國務卿可能是克林頓倚重的「斡旋能手」、其任內駐聯合國大使霍爾布魯克;財長可能是前朝的財務官員奧爾特曼;至於○六年任期屆滿的現任聯邦儲備局主席格林斯潘,熱門人選是克林頓時期的財長魯賓。可以說,克里當選,克林頓「回朝」了。
李亞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