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昨公布「香港中學文憑」試的評分方法,日後學生成績將分為五個等級,以第五級為最高水平,第五級內會再細分若干小分級,估計日後考獲第五級的學生人數超過一成,較現今一般科目摘A的人數多出至少五倍;而由七八年沿用至今,在同級學生之間拉曲線、A至F及U級的評分方法將成為歷史。 記者:張嘉雯、倪清江
教育統籌局建議由○八年開始,以香港中學文憑試取代會考及高考。考評局副秘書長張永明昨在記者會解釋,新的公開試會採用「水平參照」模式,學生須達到某一標準才獲相應評級,初步建議第一級是達標,即學生對學科有最基本掌握;第二級是滿意,即能掌握所學知識;第三級是好,即能掌握與應用;第四級是非常好,即掌握及應用的同時有分析能力;第五級為卓越,學生兼具綜合能力並能提出新意見。
第五級內會再分為5、5+(或5*)及5++(或5**)三個小分級,供大學收生時作參考,但各小分級的百分比未有定案。張永明認為,新評核方法能更準確反映學生的能力,每個等級均列明達標項目,不會提及考生的弱點。但若有學生只在試卷上填上姓名及「求其答一、兩條」,不排除會給予零級評分。
根據考評局的資料,○三年英文課程乙,在拉曲線後取得A級的學生不足百分之二,取得A至C的學生則少於一成。張永明估計,日後會有逾一成學生考獲第五級;換言之,現今考獲A至C級的學生,日後極有可能統統被評為第五級。
學友社總幹事崔日雄指,外國實施水平參照模式後,考獲最高評級的學生會大幅增加,大學需另設入學試篩選學生。張永明則強調,學生的水平不會因改變評級模式而下降。
中華基督教會銘基書院校長許俊炎支持新安排,因學生不會受等級比例限制及校外學生的成績影響。香港僱主聯會行政總監馬黎碧蓮指新評級有助僱主在聘請員工時作判斷。
考評局已與大學校長會成立專家組,預計在○六年公布大學各科收生要求。香港大學教務長韋永庚認為,公開試的新評分方法,對大學收生不會有太大影響,港大收生將多考慮學生參與課外活動及社會服務表現。理工大學校長潘宗光也稱,日後收生不會只看公開試成績。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則表示,會研究以學院或大學收生取代目前以學系收生方法,學生可在入學後第二年或以後才決定主修科。
香港中學文憑試的兩至三成分數來自學生校內成績,考評局表示,會以筆試成績調整不同學校的差異,自修生可申請豁免,校內評核的比重也可進一步商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