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一篇將重開外包爭議的文章 - 何洋

蘋論:一篇將重開外包爭議的文章 - 何洋

美國總統大選正踏入最後衝刺的階段,出人意表的是,在年初備受各方關注和議論的外包(Outsourcing),卻並未成為這階段選戰中的重要議題。
就在這時,一篇剛出版的學術文章有可能把這局面扭轉,令外包重新成為大選議題。文章的作者不是別人,正是在貿易理論方面曾有一番大作為、89歲的麻省理工學院榮休教授薩繆爾森(P.Samuelson),他亦是197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獎者。這篇文章刊登在期刊《經濟學視角》,其主旨在挑戰外貿(包括外包)能普遍為各方帶來總體好處這傳統智慧。
傳統的貿易理論指出,外貿雖然會為某些行業及其僱用的工人帶來負面影響,但由於成本較低的進口能令本國的消費者及需要大量使用輸入材料的生產商從中得益,因此經濟學家普遍同意從整體上來說,一國的利益將因外貿而增加。
正是這支持自由貿易的論據在該文中被薩繆爾森質疑,他認為這傳統智慧並不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鐵律,在某些情況下,一國透過外貿的所得並不能彌補它的損失。例子是工人的薪金因貿易下調,但下降的幅度卻比消費品因進口競爭而下滑的幅度更大,結果令那工人的實質生活水平下降。
由於該文章的重要性,在學界自然惹來廣泛爭論。兩位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和一位在耶魯大學任教的經濟學教授更火速地合寫了一篇回應文章,主要從實證方面回應薩氏的觀點,即將刊登在同一本學報上。此外,該回應文章內的一位作者,亦寫了一篇短文直指薩氏文中所作的外包定義不當,從而認為其結論並不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