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尺寸年租可差倍 消費者宜格價<br>銀行保險箱不同區不同收費

同尺寸年租可差倍 消費者宜格價
銀行保險箱不同區不同收費

【本報訊】銀行保管箱(保險箱)一直求過於供,巿民為求一箱,不大理會價錢及合約條款,惟星展銀行毀壞保管箱事件令全城嘩然;消費者委員會提醒巿民,銀行的免責條款根本沒法律效力,該會正與銀行公會商討取消該等條款。消委會又指,同一大小的保管箱在不同地區分行的租金不同,巿民不妨越區租用較便宜或適合自己的保管箱。 記者:蔡朗清

本報向滙豐、中銀、廖創興、東亞及星展銀行查詢保管箱的年租費用,各銀行發言人均指出,同一尺寸的保管箱的租費,因不同地區的需求及競爭不同,差異非常大。以廖創興銀行為例,一個3×5×22吋保管箱,年租最平是中西區正街分行,年租一百八十元,最貴是香港仔分行的三百八十元,兩者年租相差逾倍。
另外,各銀行的保管箱合約均訂下免責條款。東亞及星展的條款均指任何情況下,造成保管箱內財物受損,銀行均不會負責。中銀及廖創興則指只負責銀行輕率造成的損失,但最高賠償額不高於一千元;滙豐發言人則指,若保管箱內的物件由銀行職員直接損毀,銀行會作賠償,金額不設上限。

「最高賠一千蚊荒謬」
消委會副總幹事劉燕卿強調,消費者不要被銀行的免責條款嚇倒,因為九○年管制免責條款的法例生效後,只要是銀行疏忽造成保管箱內的物件受損失,便需賠償,金額亦沒有上限。她指出,有關保管箱合約的免責條款早失去法律效力,該會正與銀行公會商討,刪除該等過時標準條款,「有啲銀行竟然喺條款到寫明,就算係賠,最高係賠一千蚊,簡直荒謬。」

對於不同地區的保管箱的租費不盡相同,劉燕卿建議巿民選擇保管箱時,不一定選擇在寓所附近的銀行,「如果你一年先至開一、兩次保管箱,可以越區搵一啲價錢平嘅,或者適合自己的保管箱。」
她續稱,巿民要留意部份保管箱的位置會過高或過低,需蹲在地上或取梯才能開啟,長者申請保管箱時,要向職員要求中間位置。消費者亦應將保管箱內的物件列出清單,一旦追討也有憑據。一些重要文件如證書等也應該影印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