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上周五失守,不過美元仍弱,國企股的預託證券(ADR)價格表現亦不差,似乎不需要太恐慌。今日臨場執生,開市前,日股的表現會頗具參考性,油價勁日圓升,日股是大條道理暴跌,如果在港股開市前已有回穩的迹象,跌幅在100點之內,港股頗大機會化險為夷。當然入市選擇方面,仍是順勢以資源股為優先。
談到預託證券,中鋁(2600)的預託證券在上周四晚曾經強勁反彈,折算成H股價格,當日是以4.64元收市,如果上周五香港不是假期,筆者博中鋁反彈的策略,已算初步成功。上周五預託證券回順,不過收市價仍高於香港假前價位,只是大市氣氛差,香港今日的造價,未必可達預託證券的水平。
時也命也,而且2毫子左右的淨利潤,筆者也可能不會心動套利,但今次的案例,令人反思交易時段的問題。作為個人投資者,筆者是可以選擇預託證券作為出擊工具,以中鋁作例,交投比香港細,卻絕對不算差,其中一個好處,是假期分布和香港不同,好像今次重陽事件,是可以利用預託證券,爭取較大的彈性。當然替公司工作的話,筆者是受限制,不可參與美股的買賣。
港交所(388)很久之前,曾經徵詢業界的意見,去探討延長交易時間的機會,當日市淡,筆者也不贊成,計劃現在似乎已胎死腹中。但經歷愈深,想法已有所不同,以保障投資者出發,延長交易時段未嘗不可,亦可能筆者最近炒期貨,早已習慣全日只休一小時的交易時間。
計劃不易實行,最大阻力是來自傳統經紀,工作時間再多幾小時,很容易心力交瘁,又喪失社交的機會,而且生意額未必大增,成本卻會上升。經紀行業早已是雞肋,業內華資上市龍頭,業績今年大有起色,但股本回報率(ROE)不外如是,根本並不特別,再添投資及變數,自然是耍手擰頭。如果以科技而言,港股連接倫敦以至紐約時段,甚至全日無休,根本完全可行,不過在執行方面,可能將會相當倚賴網上交易系統,這是傳統經紀更加不願見的現象,提供誘因去加速網上交易的盛行。
經紀雖然已是雞肋行業,卻仍有大批人以此維生,交易所要與時俱進非常困難,折衷方法,可以考慮改善港股與預託證券的對換程序,滿足好像筆者這種少數病態投機者也好。
黃國英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