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發生了內地最嚴重的煤礦事故,造成六十六人死亡,八十八人失蹤,失蹤者相信也是凶多吉少。接着,人民網又報道,在同一天,河北邯鄲一煤礦又發生透水事故,有二十九名礦工下落不明,相信也是凶多吉少了。
對於連續的煤礦事故,當局有許多解釋。胡錦濤、溫家寶、黃菊發出指示,要求查明事故原因,做好善後工作,保持礦區穩定。
在人民網的「強國論壇」上,二十一日有一位署名「東北老鄉」的網友,貼出一篇文章,提出「恢復『幹部參加生產勞動制度』是防止礦山安全事故的最有效措施」,筆者讀後,覺得極有道理。
文章說,礦山頻繁發生安全生產事故,根本原因是領導幹部不關心井下工人的生命,在「產量第一」、「利潤第一」、「效益第一」、「金錢第一」的原則支配下,忽視安全生產,以致死亡事故頻繁發生。
文章說,二十年前,不管是煤礦還是其他礦山,甚至連鐵道部等所有井下作業單位,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幹部參加生產勞動制度」,各單位都規定詳細的幹部「井下勞動時間」。領導幹部在井下「身臨其境」,自己的生命與井下工人的生命聯繫在一起,絕對重視安全生產。而各部門工作人員因為常有領導下井,所以也把安全檢查工作做到「萬無一失」。因此,幾十年來,極少甚至沒有發生過領導幹部在井下死亡的事故。可是改革開放二十年來,礦山的「幹部參加生產勞動制度」形同虛設,許多礦山乾脆取消,領導幹部坐辦公室,主要精力放在「跑銀行」,「跑銷售」,於是事故頻頻。作者認為,杜絕安全事故的根本辦法,就是要求所有礦山恢復「幹部參加生產勞動制度」,把「領導的命」和「一般工人的命」看成一樣值錢,問題才能根本解決。對於民營企業,國家不可能規定老闆每月必須下井和民工一起勞動,但可以加大安全事故的懲罰力度,使「老闆」感到,不抓好安全生產,出現死人事故,就會「傾家蕩產」,權衡輕重,老闆也不得不重視安全生產了。
另有內地網友說,國家為了火電廠之類行業的利益,用行政手段來干預價格,讓煤炭行業沒有得到應有的利潤,是煤礦沒有大量資金投入安全設施的原因。因此,身光頸靚的華能公司董事長李小鵬和中國電力的副董事長李小琳,也應撥出一點時間去煤礦進行井下勞動。
中國領導幹部、電力企業負責人不是常常嘴裏說「安全第一」、以民為本嗎?求仁得仁應讓他們去體驗一下人民生活之本。
就像香港有許多人老是講祖國偉大,既然如此偉大,他們就應該回到偉大祖國去生活。
就像董伯老講愛國,他就應該叫子女放棄美國國籍,以免上次克林頓任總統時來港,半含譏諷地公開說他是國際人。
特區要把教育改為三三四,以便與中國大陸及美國接軌,那麼特區高官就應帶頭讓子女留在香港,或送往大陸、美國上中學,而不要再把子女送往教育制度「早已過時」的英國去上公學。
公民教育委員會的主事者如此「心繫家國」,那麼每次電視新聞前出現唱國歌時,他與委員會成員、特首及特區高官,都應全體肅立,一起高唱,並且決心在祖國一聲召喚之下,就「冒着敵人的炮火,前進進!」
否則,就像內地的煤炭領導幹部,嘴裏說「安全第一」,實際上是躲在辦公室,自己的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