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婆婆獲助裝平安鐘傍身

八旬婆婆獲助裝平安鐘傍身

年近八旬的李萍,百病纏身,分別患有乳癌、子宮頸癌、心臟病、抑鬱症等疾病,由於身體虛弱,她多次在家中暈眩及跌倒,險釀成家居意外。獨居的李婆婆,希望安裝一部平安鐘「看門口」,惟卻無力負擔有關費用,遂向本報求助。

李婆婆受癌細胞及多種病症影響,四肢經常麻痹乏力,行動遲緩。
「人老咗就冇用,我睇怕都唔捱得幾耐。」情緒低落的她,不時將這句話掛在口邊。

老伴病逝大受力擊
十多年前的李婆婆,身體尚算壯健,並積極投入各項義務工作,屢獲殊榮。可是,自從其老伴身故後,她因為不堪打擊,精神一落千丈。「伯爺公好錫我㗎,佢走咗之後,我好淒涼,成日孤伶伶一個人。」說起亡夫,李婆婆不禁老淚縱橫。
李婆婆原籍湖南,自幼父母雙亡,九歲便踏足社會工作,吃盡苦頭,直至遇到她的丈夫,命運才改寫。「我同伯爺公結婚之後,生活慢慢安定,後來我兩公婆嚟咗香港,喺茶室打工,嗰段日子幾開心。」
婚後,她育有兩名女兒,丈夫為增加收入,轉行行船,夫妻自此聚少離多。十五年前,正當其夫打算退休上岸之際,就在他最後一次航程途中,突然心臟病發逝世。

體弱多病乏人照顧
李婆婆與兩女關係疏離,自老伴離世後,便獨居於自置的小單位內,近年為賺取生活費,她將其中一間房間出租,惟房客經常早出晚歸,體弱多病的李婆婆平日乏人照顧。「我試過幾次跌倒暈低都冇知,好彩後來自己醒番,再搭車去醫院。」
她從朋友口中得知平安鐘的用途,遂萌起安裝的念頭。「有朋友裝咗平安鐘,佢哋話好好用,有乜事㩒鐘就有人幫手,我都好想裝番一部,安心啲。」可是她經濟能力有限,難以負擔租機費及服務月費。
李婆婆現靠收租及傷殘津貼過活,扣除了大廈的管理費、差餉、水、電、煤雜費後,她每個月實際只有二千元餬口,經濟拮据。她歎道︰「我冇積蓄,又冇攞綜援,自己周身病痛,睇醫生都睇窮我啦!𠵱家每個月都繃繃緊,重邊有能力負擔多一部平安鐘。」

無力負擔裝鐘費用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了解過李婆婆的需要後,已於「平安鐘專戶」撥款資助她永久享用長者安居服務協會所提供的廿四小時緊急呼援服務。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與長者安居服務協會於九六年合作成立「平安鐘專戶」,至今已有逾一千人受惠。該專戶幫助不合政府資助資格但有實際需要的一群弱老及傷殘人士安裝平安鐘。善長只要捐款一百元,便可資助一名長者、長期病患者或傷殘人士使用平安鐘一個月,捐二千五百元更可資助一名有需要人士永久使用有關服務,敬希善長慷慨解囊。
「平安鐘專戶」捐款編號:C0650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charity.atnext.com

長者安居會提供全天候一線通呼援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