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國首本波鞋雜誌--《Size》

專訪中國首本波鞋雜誌--《Size》

在日本和美國也有很多專門講波鞋的雜誌,如《solecollector》和《kicks》等;香港則一路也未有,反而波鞋文化比我們落後的國內,早前誕生了第一本中文波鞋雜誌──《Size》。
H:記者 程:程暘

H:你好,程暘。作為雜誌的編輯,你可不可以和香港讀者介紹一下大陸的波鞋文化。
程:國內球鞋風氣最盛行是廣州、上海和北京。可能地理位置接近,廣州幾乎是跟足香港:以復古鞋為主,但也有炒鞋。上海則主要是「跟」日本;不過和香港差不了多少,最主要的分別是炒鞋不多,因為上海人非常精打細算。北京仍然以籃球鞋為主導,上面的復古鞋數被香港水貨佬掃走,籃球鞋則從香港過來。
H:那麼,各大運動品牌方面在中國的銷售情形怎樣?
程:nike可算一枝獨秀;而Reebok簽了姚明及成了NBA的拍檔,應能爭回一點市場吧!

每期約賣2萬書
H:說回《Size》雜誌吧。現在你們的雜誌的銷量如何?另外,我見你們很多資料都是第一手的,是怎樣「搵料」的?
程:《Size》由今年四月面世,至今只出了三期,每期大約賣兩萬書,收入主要是來自廣告,勉強算是收支平衡吧!資料方面,有來自品牌的官方資料,我們也有來自其他城市、甚至是香港的記者幫手「搵料」,所以資料方面也不會比香港差。
H:你們為甚麼會決定出版一本波鞋雜誌呢?
程:是大老闆的意思吧(笑)。其實我覺得隨着國內經濟起飛,購買球鞋、甚至收藏家也愈來愈多,開拓這個市場的話前景應該不錯;同時也希望灌輸正確的「波鞋觀念」,畢竟在國內買假鞋的人仍然很多。

《Size》知多啲
面世日期:2004年4月(季刊)
售價:人民幣20元
編輯部人數:11人
出版社: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