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克體重 - 鍾偉民

二十一克體重 - 鍾偉民

愛看辛潘演戲,他在《21克》演心臟病人,也演得好。
「人死的時候,會失去二十一克的體重。」旁白說。二十一克,大概是一枚石頭小掛墜的重量。如果真有這麼回事,這二十一克,究竟是甚麼東西?是一個巨屁?是一團靈魂?但有些東西,是沒有靈魂的,死掉了,會不會同樣減磅?
辦完要事,鬆一口氣,我們愛說:「放下心頭大石。」人一死,絕對的鬆了一口氣,會不會順勢也放下久藏心頭的「小石」?而這粒石,不管賢愚善惡,都重二十一克?電影,拍得沉鬱,講人生的痛苦,重二十一噸;戲中,牧師去探監,坐在牢房馬桶上跟撞死人一家的教徒說:「耶穌不解除痛苦,耶穌讓我們有力量去承受痛苦。」的確是一句人話。
痛苦,像基督教的神,無處不在,有大有小,有急有緩,人活着,總得不斷去承受,去學習承受;好的宗教,就是好的教育,歸根究柢,是教人面對痛苦,承受痛苦。佛祖教人通過「感悟」去承受痛苦,我們學佛,明白了「痛苦」的種類,「痛苦」的根源,「痛苦」的成因,「痛苦」的變奏……修成一顆澄明的心,參透痛苦的真相和底蘊,那就是「解脫」,是「離苦得樂」,這時候,總算修完「苦瓜大學」的一個「學分」。
人,最難同時擁有一顆熱心和一雙冷眼;冷眼看事,熱心待人;到底一投入,就心亂,心焦,不能抽身,忘了要高瞻,遠望,綜觀全局。「你失戀?死外婆?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算甚麼?你知不知道每天有五億人失勢,八億人失貞,十億人失禁?失戀和死親戚,是人生必經階段,古往今來,有八萬五千億人像你一樣,面對過這微不足道的『痛苦』!」你這麼說,絕對有遠見,眼,是夠冷了,卻欠了那一枚熱心,徒然讓人惱恨。能出能入,能冷能熱,那是至人,既有血性,也有佛性;這種人,離開的時候,除了那二十一克體重,就不會有甚麼「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