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周末,我應邀出席了新界喇沙中學主辦的「學界運動推廣嘉年華」。這項活動的目的在於加強新界北區學校師生的交流,為學生提供健康的課餘活動,藉此培養他們對體育的興趣及活躍的生活習慣。
當我踏入新界喇沙中學的校園,身心頓覺舒暢,在四周雄偉聳立的樹木圍繞下,讓人覺得一股郊野田園的氣息,加上學校正門的一片綠油油草地,令校園調和在大自然當中。對市區的學生來說,要擁有這樣的校園,是一個奢望。然而,在這種環境下讀書及成長,學生的氣質和思想跟在石屎森林成長的肯定不一樣。有一位老師對我說,當學生在學業上遇上困難,情緒受到困擾,只要讓他們走到這片草地,散散步,靜思或做些體育活動,很快,他們又可以重新努力,勇敢地面對困難。
的的確確,環境對青少年成長起着重大的作用,否則古時孟母不會三遷其所,為孟子尋覓最佳的成長環境。這也可以解釋為甚麼很多出色的運動員都來自新界地區,如風之后李麗珊是在長洲成長的,黃金寶及趙詠賢則長大於沙田。
除了像校園這種實體的環境有助青少年參與體育活動外,校長、老師和家長的支持及引領同樣可以為學生製造有利的體育活動參與環境及氣氛。成人的生活習慣往往從兒童及青少年時期培養和奠基,因此,中小學校長、老師及家長在這方面責無旁貸,況且生活在高科技的青少年已經愈來愈少機會從事體力活動,為了讓我們這群未來社會主人翁身心發展得以健全,政府有關部門也應該積極制訂有關的政策,才能更有效幫助青少年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