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談教育改革,法國一個委員會上周發表教改報告,建議將英文列為學校必修科,跟法文和數學平起平坐,以求人人精通這「國際溝通語言」。法國人一向為法文自豪,報告觸動了民族感情的神經線,惹起一場大辯論。
其實法國現有九成七學生選修英文,但整體成績差強人意,英文水平比歐洲聯盟許多國家差得多。委員會希望將英文列為必修科,能助法國學生追上來。總理拉法蘭據說也支持這建議。
法國政界不少人士卻巴不得「英文霸權」早日結束,千望萬望世界多些人說法文和其他語言,自然反對必修英文。主要執政黨「人民運動聯盟」的國會議員姆亞爾說:「英文是今日最通行語言,但這不會持久。」他預測,阿拉伯文、中文、日文和西班牙文在未來會日益重要。
教師工會同樣反對建議,擔心學生一面倒學英文,現有的德文、意大利文等外語課,以至不列塔尼語等的法國地方語言課都沒有人修讀,甚至連法文課也會受打擊。
法國《世界報》周五動用了頭版頭條和社論探討這問題,預測這個敏感問題,最終會由總統希拉克定奪。少年時代曾在美國工作的希拉克,說得一口流利英語,他暫未介入爭論,但月初訪問越南時說過,他反對「只說一種語言」的世界。
對於這場爭論,《世界報》社論中間落墨,一方面指學好英文是「常識」,另一方面呼籲歐盟成員國選兩門外語作必修科,這樣「英美語言的帝國主義」就會帶來「少些緊張」。
法文在國際的地位日益衰落,法國滿不是味兒,力求抗衡英語強勢。今年歐盟擴張,法語國家聯盟就為十個新成員國的外交官提供免費法語課。
法新社/英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