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十月二十一日)頭版大標題,雞乸咁大個字︱︱「讀一個學位20萬」,左丁山一睇,為之大喜,邊度讀書有咁平㗎?可惜自己的仔女已經讀完大學(當然唔止二十萬元一個學位),冇得享受大量納稅人津貼學費咯。香港教育,全由公家包辦,學費特別便宜,可能因為平得滯,一啲中產階級、有產富豪,全部送晒子女入國際學校,仔女未入大學,已經花掉一百萬元起碼。平得滯有乜唔好?資源不夠囉、水平下降囉、學生水皮啲囉,如果唔係,做乜報紙成日批評本地教育呢度唔妥、嗰度唔妥?
喂,你有景,就話學費平,我攞綜援,買菠蘿包都成問題,怎麼辦?唔好講笑,只要有心機勤力讀書,綜援家庭一樣有仔女升上大學。大學收生,看成績,不看貧窮,窮學生入學後可以申請獎助學金、政府補助貸款,點會讀唔成書?經濟K、中貿林、賓架鄭等人成立一個大學獎學金好耐,每個獎助二萬五千元,每年畀兩個,十幾年來每年攞呢個獎學金嘅學生,冇一個係有錢仔女,多數係魚生粥,僅僅熟嗰隻。其中有好幾位都來自單親綜援家庭,佢哋攞咗獎學金之後,可能聽從學校指導,寫信嚟多謝,講番自己背景,我哋睇到眼濕濕。左丁山代眾位老友回信,講番一句:「捐款人當年同樣來自清貧或不富裕家庭,因納稅人之助,得以完成大學學業,得有今天。希望你能努力上進,二十年後捐出同樣獎學金,回饋母校,造福師弟妹。」
香港讀大學,堪稱價廉物美,以valueformoney而論,亞洲稱第一,以後(二○一一年)改為大學四年制,前景一定更好,到時讀一個四年制大學學位,只花二十萬元,抵到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