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強是……讓別人為自己思考? - 李敏

富強是……讓別人為自己思考? - 李敏

是政事與親子的Crossover,星期天看到《蘋果》A16的「親愛的安德烈」,是作家龍應台與她長子的書信對話。
在「這是個不信任的年代」中,龍應台從看奧運談起她對做中國人的感受。比賽開始了,是捧中國?是捧中國台灣?是捧中國香港?還是自稱作「世界公民」就捧尼泊爾、越南、蘇丹一些較弱勢的國家呢?
龍應台的兒子安德烈在德國居住,他由一場世界盃球賽說起當德國人的尷尬,一方面以德國為榮,但另一方面卻因納粹歷史而自小不敢把愛國心情過份流露。但老是要保持「政治正確」的日子開始有變,德國的新一代在球賽中會大喊「德國人,站起來」的口號,也開始不只看美國電影、聽美國音樂,要有德國自己的文化。
母親的那篇信帶着人生熟透的苦澀味,而兒子的一封信則是一味青嫩的酸,相映成趣,最難得是母子之間的交往可超越家庭瑣事,宏遠致互相交換一己對「愛國」的感受,這是非一般母子能及的。
也是青年與中年的Crossover,兒子讓母親看自己的MSN交談紀錄,當中安德烈對富強國家的年輕人更有以下看法,值得香港新一代參考。他說:「我們在一個富強的國家裏,富強的意思就是,年輕人可以對政治經濟國際情勢一概幼稚無知,他反正承受得起,讓別人來為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