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重陽。舊時這原是個登高避災的大凶日;今天無災可避,對這個小城的百姓小民來說,這大好假日就最宜攀山遠足,宜上墳,更宜及時行樂,聚飲打牌。
小學時誰都把王維那首重陽詩背得爛熟,當中一句「每逢佳節倍思親」更成了今天的套話。只是「遍插茱萸少一人」,那茱萸這麼些年我總未得見是怎麼個樣子,但知道它屬於草本植物,氣辛香,可入藥。我看就算能辟邪,時下摩登男女又哪會把它插在頭上。
重陽畢竟是大節日,難怪古人詠重陽的詩詞有一大把。淺俗的人倒光曉得毛澤東的《采桑子》,甚麼「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他筆下總嫌殺氣太重,到底是草莽英雄。這闋詞寫於一九二九年,正當國共內戰期間。
且看納蘭容若的《卜算子》,倒是從端陽一直感慨到重陽。「早晚夕陽蟬,又噪長堤柳。青鬢長青自古誰,彈指黃花九」,實在一字一嘆,跟毛澤東忒是不同。
畢竟一個是咬定槍桿子出政權的混世魔王,一個是多愁多感的王家墨客。一個要指點江山,另一個卻為了鬢上秋霜便吟詩填詞。還是應節黃花無爭無怨,悄悄為這九月天添上幾分妖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