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警告銀行勿逾七成按揭

金管局警告銀行勿逾七成按揭

【本報訊】金管局早前就活躍於按揭業務的本地認可機構進行定期現場審查,昨發表通函指出,雖然大部份銀行在參與按揭貸款業務上,均有效管理風險,但個別銀行在批出貸款時,有違反七成按揭上限,及容許借款人債務對按揭貸款比例超過六成的情況,呼籲同業關注有關風險。

金管局促關注風險
據了解,違反上述指引的個案並不普遍,可能是個別銀行在計算借款人總負債時欠審慎,但超出範圍不算嚴重,目前銀行界的按揭貸款資產質素依然良好,拖欠比率保持低水平,故該局發出通函,主要是公布調查後的結果,並讓業界知悉。
金管局助理總裁蔡耀君在通函中指出,審查中發現有個別銀行違反七成按揭上限的例子,犯規主要發生在加按時,即加按部份與業主原來的未償還按揭貸款總和,超過物業按揭的七成上限;另一情況是業主借入無抵押個人貸款,並在完成物業買賣交易前提取,令物業相關總貸款超過物業價值的七成。
該局亦指出,個別銀行審批貸款時,容許借款人的債務相對貸款比例超越六成,或沒有計算借款人在信用卡及循環貸款的欠債,或在未有收入證明的情況下批出貸款。通函亦提醒銀行,需小心處理樓花按揭的風險,特別是樓盤無法竣工造成的損失。
另一方面,中銀香港(2388)最新經濟研究報告指出,受賣地結果刺激,樓市第4季將轉趨活躍,價格上升3至5%,維持全年整體樓價上升20至25%。預期樓市明年交易量及價格升幅均放緩,由今年每月平均交易1萬宗降至約9000宗,整體樓價則上升10至15%。

中銀料末季樓價升5%
報告指出,賣地結果對當前樓市有正面刺激,但不應誇大。因地價仍反映2、3年後遠期樓價,是次賣地錄得的三四成升水,並不意味未來樓宇成交價有同樣升幅。
此外,兩幅地屬豪宅物業,地價上升主要反映豪宅前景,只佔住宅不到一成,不能代表整體市場。此外,扣除露臺設施,樓面地價成本將下降15%,實際並沒有這麼貴;預計落成後以呎價6800及5100元出售,發展商已有合理利潤。

中小住宅乏大升條件
至於中小型住宅價格,則主要受本地經濟基調及樓宇中長期供求關係影響,缺乏大幅飆升基礎。
雖然賣地後,市場出現「香港高地價政策會否重臨」、「應否回復居屋供應」等言論,但報告認為,現階段樓市及置業信心仍處復甦初期,至少還需1年或更長時間鞏固,看不到本港房屋政策有調整需要,但可因應市況檢討現時土地儲備表的供應量是否能滿足勾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