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外電昨日引述中石化(386)總裁王基銘出席北京一個研討會後表示,針對國際油價不斷上升,中石化有意控制進口原油量,以降低煉油成本,料明年進口原油量的增長幅度只有10%,較今年約40%大幅減少。
王基銘預期,中石化今年進口原油量將升至1億噸,較去年的7110萬噸,增加41%。該公司主要依賴俄羅斯及沙地阿拉伯等國家進口原油,所佔比例超過一半,本身在內地經營的油田去年只能供應所需用量24%。
雖然王基銘預料,中國市場明年對柴油及汽油的需求將增長8%至10%,但礙於國際油價持續攀升,中石化有意減少進口原油量,同時增加本身在中國東部勝利油田及新疆省經營的油田產量,以減低煉油成本。
另方面,中石化亦計劃使用價格較低、硫磺含量較高的原油來煉油。在提煉化工產品的過程當中,又會以煤取代燃油作為燃料。王基銘強調,由於內地的燃油價格較海外市場低,並且受到嚴謹控制,故中石化仍然需要調節原油的使用方法及控制成本,以抗衡油價上升帶來的影響。
事實上,中石化已於本月中開始,將90號汽油的出廠價,每噸提高60元人民幣,至3640元人民幣,但汽柴油的零售價暫時保持不變。
內地傳媒亦有報道指出,由於進口液化氣價格今年以來不斷上升,國內液化氣價格隨之而上升,廣州瓶裝液化氣價格已升破80元人民幣,有專家認為,內地應盡快建立調節機制來調控液化氣的供應及價格。
另一方面,中海油(883)母公司昨日與汕頭市政府,簽訂一項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及管網項目合約,前期投資45億元人民幣,首期工程,包括建設每年引進250萬噸液化天然氣的接收站,以及200公里主幹管道。該項目有助改善汕頭及粵東地區的能源結構,應付該地區對清潔能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