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目前約有八十萬名煙民,研究顯示每十名煙民中,有七人企圖以戒煙貼、戒煙香口膠或戒煙吸劑不同的尼古丁替補法,配合行為及心理治療來戒煙,但都不成功。醫院管理局現正試用一種抗抑鬱藥,以非尼古丁替補的方法協助病人戒煙。有藥劑師預期,類似原理的突破性戒煙藥物及戒煙疫苗,未來將成為戒煙新趨勢,或可提升社會的整體戒煙率。 記者:陳倩雯
同時可以戒煙的抗抑鬱藥物「Zyban」在港已推出一年多,一般只用以對抗抑鬱症狀,但最近醫管局試行把該藥讓參與普通科門診診所戒煙班的病人使用。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項目總監崔俊明表示,有關藥物不含尼古丁成份,因此不屬尼古丁替補法,但該藥的作用與尼古丁一樣,可令腦部分泌「多巴胺」,使服用者感到開心和輕鬆,但部份人同時會出現失眠及增磅等副作用。
他指出,英國的研究顯示,使用藥物配合行為及心理治療的戒煙成功率,與傳統尼古丁替補法差不多。即使病人停藥後,煙癮也不會重新發作,但「可能一停藥就有啲唔開心,不過未至於會抑鬱。」
嶄新的戒煙疫苗「NicVAX」將率先在美國推出。疫苗內含蛋白質,當使用者接受疫苗注射後,血液內的淋巴組織會產生抗體,抗體會阻止煙草內的尼古丁進入腦部,令使用者不會「上癮」。由於抗體不會長期停留在體內,因此必須頻密地接受疫苗注射;臨床研究顯示疫苗的戒煙成功率為三成三。
崔俊明認為,戒煙疫苗提供煙民多一個戒煙方法選擇,但相信價錢較傳統藥物為貴。同時疫苗並不能百分百將體內的尼古丁清除,只能對付每次吸煙後進入體內的尼古丁,所以只屬治標方法,不能治本。他又擔心長期使用疫苗會減低身體免疫系統對疫苗的反應,使疫苗的成效減弱。
另一種可同時戒煙及減肥的藥物「Rimonabant」也將面世,藥物透過抑制腦內受體而調節食慾及減低對煙草的依賴性,適合患有心血管病及擔心戒煙後會肥胖的人使用。
崔俊明認為,多種戒煙藥物的推出或可令更多煙民嘗試戒煙。不過,他強調戒煙必須在行為、心理及藥物治療「三管齊下」才得以成功,其中藥物治療只屬輔助性質,煙民不應過份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