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保羅男女中學規定男生的髮根不可碰到衣領,有的學生反對,家長投訴說太嚴。
聖保羅是直資中學。直資的意思,就是校規由我定。你信任我,閣下才把子女送進來讀書。這一份信任,一整套包括課程內容、師資質素,還包括校規校服的要求。不喜歡學校的校服要求,很好,敬請把貴子弟轉校走路,讓長毛來開一家「長毛自由中學」,不但不必穿校服,還可以留長頭髮,赤膊穿人字拖鞋上課。
自由的權利,例如投票權,許多國家訂在十八歲。還沒有到十八歲,自由的權利也就不如成年之完整。尤其在學校,教育的宗旨,是培養小孩的知識學養、獨立思考和判斷力,但校服和校規,卻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服從。
人熱愛自由,但在團體生活的日子,卻同時也要學習紀律和服從。在對校規服從的過程中,學會嚴格律己,從小培養克制慾望的意志。這兩樣陰陽調和,就像放開懷抱吃喝美食多了,同時也要運動而燃減脂肪,保持健康的體魄。人格的培訓,就是這樣完成的。
華仁書院有一套校服章程,用優雅淺白的英文寫成,一看就知道是殖民地時代作品:「多顏色的衣裝不宜穿着,而且校方通常不贊同學生穿最新的時尚衣飾。同樣的標準也適用於髮型。」(Multi-colouredgarmentsofanykindshouldnotbeworn.Moreover,theschoolgenerallydisapprovesofstudentswearingthelatestormoststylishclothes.Thestyleappliestohairstyles.)詞語很溫文,但命令很嚴苛,不止是校服,連不在學校時,敬請也服從學校的要求:在街上不要穿低胸吊帶衣,不要穿鼻環。
最後還有一句:「華仁希望學生穿着得簡樸一些。一切浮誇和矯飾的衣着,都是叫人皺眉頭的。」(TheschooldesiresWahYanstudentstobesimplyandmodestlydressed.Exaggerationorostentationofanykindisfrownedon.)
多麼像英國寄宿學校校規的文筆,這就是教育的高尚品味。學校不是要剝奪學生的自由,而是讓他了解:一個高尚的人,自由要受意志的制約,感性要由理性來平衡。請顧及學校的名譽,因為你的名譽就是學校的榮光,反之亦然。
這番良言,你要到三十年後重歸校友的聚會時才會明白。曾經討厭過校規,怨恨過校長,但有一天當你事業成功,你會明白一切,這就是一間學校成為「母校」的涵義,她是母親,嚴苛而慈祥,因此她活在時間的風中,永生在你的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