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後段撤水站 落後者沒水飲<br>北京馬拉松兩人跑死

比賽後段撤水站 落後者沒水飲
北京馬拉松兩人跑死

北京前天舉行的國際馬拉松,有兩人在比賽途中猝死,另有十一人途中不適被緊急送往醫院。大會解釋,意外可能與這次比賽有大量業餘選手參加有關,但有參賽運動員投訴,大會組織混亂,在賽道的後半段再沒設置供水站,令不少選手在缺水狀態下跑畢全程。

賽事在前天早上八時半開始,起點是天安門廣場,終點是北京奧體中心。上午十一時許,參加半馬拉松(二十一公里)比賽的北京交通大學機電學院二十歲男生劉紅斌,在跑到十七公里處時突然倒地。一名在現場參與搶救的醫生稱,趕到現場時已發現劉的臉色發紫,瞳孔散大,在送往醫院後經搶救無效身亡。

屬業餘選手 另11人不適
至下午二時許,一名參與全程馬拉松賽的六十歲男子,在跑至距離終點約一百米處倒地,鼻孔出血。醫務人員搶救時,該名供電局退休職工的心、肺、腦已經沒有反應,送院搶救後無效身亡。參賽者稱,很多業餘選手都是下午三時後才到達終點,但下午開始,賽道的二十二公里處之後,便撤銷了供水站,令不少人在缺水狀態下完成賽事。
但大會工作人員解釋,比賽開始後五小時就不設供水站,如果選手感到身體不適,可以退出比賽,並登上大會提供的車輛。負責組織這次馬拉松賽的田徑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沈純德表示,這是北京國際馬拉松比賽自一九八一年舉辦以來,首次發生選手猝死意外,死因仍在調查中。但他指出,今屆比賽有破紀錄近三萬人參加,大量業餘選手加入,令大會不可能對每名參賽者逐一體檢,可能是造成慘劇的原因之一。

須簽生死狀 出事沒保障
一名參賽者昨在新浪網留言版上狠批大會組織混亂。「在十五公里以後部份飲水站就沒水或沒紙杯了,幾個甚至十幾人共飲一大瓶水對嘴喝,非常不衞生。」他又指組織者為了造勢,大量的組織學生來充數,不考慮參賽者的身體情況,又沒有完善的醫療保障措施,導致悲劇。
由於賽會要求選手簽字參賽聲明,選手在比賽中發生任何傷亡事故均由其本人負責,其家屬、遺囑執行人或有關人員均不能狀告馬拉松組委會,不能以此為由提出索賠要求。
《新京報》/《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