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特區高官,十之八九要辦一項手續,叫做「放棄外國護照」。外國護照放棄需時,因為當事人曾經唱過人家的國歌,對着元首的肖像宣過誓,過不了幾年,又因為須要再效忠另一個國家退出而放棄。當初為閣下主持宣誓儀式、讓你填表格又蓋幾個印,雖然可以僱幾個黑人來搞定,工資成本低一點,畢竟是浪費資源。
美國總統就職,會不會因為新聘的國務卿,要辦手續放棄他的中國護照,因此就職典禮要推遲幾天呢?
加入外國國籍,要坐三五年「移民監」。服刑期間,住在一個冰天雪地的異國,沒有雲吞麵吃,每星期要開三小時車才到唐人街買一份八卦周刊,蘇武牧羊般才換來一本外國護照,然後又要放棄,無疑是蠻痛苦的。
要命的是放棄了護照,卻不一定當得了高官。「競選」特首,如果有四個人報名,中國規定,要在宣布競選前就要放棄外國護照。但根據基本法,特首必須是中國籍,也就是說,其實競選時還可以持有外國護照,在當選而尚未就職的期間,再放棄也不遲。
但中國偏要玩一玩特首的「候選人」,有四人參「選」,名額只有一個,通通先要棄護照才可以報名,也就是說,最終有三個人是白白地放棄了外國籍的,當不了特首,又失去了美加國籍,前不巴村後不着店,午夜夢迴,像香港人說的,他一定懊悔得「揼春」不已。
中方玩殘候選人的這一招,很久以前在中國也有過。明朝的時候,宮廷招聘太監,報名的人也很踴躍。明朝中葉有一年,宮中有太監名額一千五百個,因為到處饑荒,走投無路的人多了,報名的竟有兩萬人之多。
宮廷裏的一些太監心腸很毒,故意放出話來,說想應聘太監,要自己先閹割淨身。許多應聘者就先把自己宮了,但排隊再面試,卻不幸落選。
這些先自我閹割才應徵的太監候選人,有一個專門名稱,叫做「無名白」。每次宮中招聘太監,最後流落在京城的「無名白」們往往數以千計。他們一早就自己把自己閹了,但又進不了宮,沒有臉回家鄉,變成無所事事,在京城遍地流浪。像魏忠賢那一樣,只因為賭錢時受了欺負,先自閹而報名當太監而又入選的幸運兒畢竟不多。「無名白」們付出了閹割下面的代價,又換不來上位的富貴榮華,他們是最悲慘的一群。
選立法會、選特首,要先放棄護照,萬一又選不上呢?他們幸福得多了,因即使懊悔得「揼春」,至少還有一副完整的「春」可以讓他恨恨地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