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裕元思捷難相提並論

陸叔理財:裕元思捷難相提並論

裕元工業(551)早前作出配股行動,第二大股東蔡氏家族配售5000萬股舊股,合共套現10.5億元。集團表示,蔡氏家族是次減持,是為了增加巿場流通量及應付巿場需要。也許,市場會將裕元和思捷(330)作出比較,因為思捷的股東在近年亦曾作出多次減持行動,結果股價在每次配售後均能創出新高。故此不少投資者均憧憬,裕元可望步思捷的後塵,在股東減持而基金持股量上升的情況下,股價可以節節上升。
但結果是事與願違,裕元的股價不但沒有因股東減持而受刺激上升,反而節節敗退。在配股完成後首個交易日便已跌穿配股價。
事實上,裕元與思捷雖然有相近的地方──兩者均是近年股壇冒起的新星股份,又同屬基金愛股。但兩者的發展模式卻有着很多不相同的地方。好像裕元的主要市場為美國,而思捷熱衷擴充的地區卻是歐洲市場;另外,裕元所生產的產品是別人的品牌,而思捷卻是以自己的品牌去拓展海外市場。故此投資者不應眼看思捷在股東減持後股價屢創新高,便認定裕元可以有同樣的表現。

利淡因素未反映
無可否認,裕元第3季度營業額的確頗為理想,而整體邊際利潤亦正在改善。問題是,近期國際油價屢創新高,造鞋業所需化工材料的價格亦不斷上漲,這是裕元第3季度業績仍未反映的不利因素。事實上,油價仍未有回落的迹象,故此,裕元的邊際利潤,長遠而言仍有相當大的壓力。
另一點要注意的地方是,裕元的運動鞋及便服鞋,批發價值已佔了全球市場約17%,集團如要增加市場佔有率,必須靠收購方式去達成,而這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要找尋合適的對象,並不簡單。而且如果要進行收購,裕元或需再在市場進行配股,這對股價而言,亦不是利好的訊息。故此,相信裕元的盈利表現,短期將難有突破性的表現。
不過,由於內地現時對運動鞋及便服鞋需求相當殷切,估計裕元04至06年在這方面的業務銷售,複合年增長率可達5成,而銷售額預計可達100億元,佔裕元銷售總額約8%。與此同時,裕元必須大規模擴大批發網絡,其實質經營成本亦會相對地加重,所以裕元依靠中國的銷售去增加集團盈利,短期仍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基於裕元的成本持續上漲,銷售額又難以即時上升,為盈利帶來利好刺激作用,加上集團又不如思捷般以歐元結算,在歐元持續高企下,能為集團帶動額外盈利。故此裕元經過今次配股後,股價要像思捷般上試高位,絕不容易,反而由於市場對集團今次的配股行動存有太多疑慮,裕元的股價短期內未必能重上配股價。
相信在業績公布前,裕元應會在18元至20.5元之間先行鞏固,待全年業績公布後,如油價對集團的業績影響不大,裕元股價才會有機會上衝高位,否則,裕元股價若失守18元關口,絕不出奇。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