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係快過打針,唔到你唔信,賣地賣得好,市面當堂唔同晒。周末嘅夜店迫滿人,許多平時唔蒲嘅人都出嚟蒲,特別多嘅係西裝友,不時碰杯笑口噬噬,好似傾成大生意一樣,大家彷彿都為自己住緊嗰層樓大升值而舉杯慶祝。
呢種笑容並不陌生,在幾年前到處可見,全城都是成功人士,談話內容離不開個「樓」字。記得當時無端端身邊所有人都突然變成地產界鉅子,買樓賣樓如買瓜子,今日又話執十幾,聽日又話執廿幾,喜氣洋洋得好似過年一樣,大家爭住請食翅。
並不太熱衷這種感覺的喜氣洋洋,總是覺得很虛、很浮,甚至很紙紮。地產發展商以高價購入地皮比甚麼市場推廣都來得高招,市民在最短時間便又感受到那股「熱」,有屋待售的業主突然全部反口,辛勤地儲了幾年錢的打工仔又突然身痕。這也難怪,買賣物業動輒可賺到數以十萬計的利潤,你賺咗但我冇份賺則等如我蝕咗,基於呢個奇怪理論,大家眼紅耳熱。
永遠記得我的一些朋友,當年本來生活得很不錯,後來高價買了樓,後來大跌價,後來終於得接手自供自住,供款佔去了生活的大部份,從那日開始,他們生命中的每分每刻都貢獻給了那層樓,因為負資產,欲斬無從;從那日開始,他們面上便少有笑容,縱是有,那笑容也總是很無奈。
朋友無奈的笑容警戒着我,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