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首飾由設計至完成,製作過程中包括「配石」工序。這一個專業但冷門的行業,隨着內地市場的打開,員工不愁前路,但也有壓力。周生生配石主理員梁玉冰表示,壓力來自擔心效果未如理想,但若然完成品在市場上熱賣甚或得獎,就如撮合了一段美滿姻緣,慶幸曾經參與。
一顆鑽石、寶石及玉石等原料變成一件首飾的過程中,配石員所擔當的角色是將托件和寶石結合出最佳的效果,因此配石員對鑽石的分級、珠寶首飾的生產流程、各種鑲嵌法和不同車工的特性等,都要有深入的認識。
做配石員超過10年的梁玉冰,每當收到公司發下來的「柯打」(即定單),便會罩上10倍放大鏡,手執小鉗,根據設計圖樣和規格,在各堆珠寶鑽石間找尋最相襯的一顆。她說:「除了大量生產受歡迎的款式外,亦有個別客戶的定單,例如想將一粒鑽石做成戒指,要求為這粒主料找碎石配襯。」
不過,配石亦有限制,梁玉冰解釋:「先了解定單上列明的要求,如價錢、釐訂鑽石品質的4C──車工╱淨度╱卡數╱色澤、配戒指還是耳環等規格,然後再參考圖樣的款式及所用的鑲嵌法,來決定選用哪些襯石。」一般簡單首飾,每名配石員1日可以配200至300件,略為複雜的亦可配逾100件。
襯石時必須以主料為本。「若主料屬高色(指顏色)、高花度(淨度高),則要配同一顏色和淨度的襯石。」
她說,有時設計圖樣與實物效果可能有很大差別,因此過程中要視乎效果作出修改。
遇有個別顧客的要求有商榷之處,她會提出意見。「曾有顧客交來鑽石,要求用藏鑲法穩固地鑲嵌,但因為鑽石質素好,我建議用抓鑲法──不過,最後都會以顧客的決定為依歸。」
為保持珠寶潮流的觸覺,梁玉冰會經常翻看相關雜誌,以及參觀珠寶展等吸收靈感。此外,配石員亦要配合設計和鑲嵌兩項工序,她說:「譬如設計師想要較幼細的寶石,但鑲嵌師傅可能會指出難穩妥鑲嵌的問題,我們要調節各方面找出平衡。」
每天對着價值不菲的「石頭」,對梁玉冰來說已無壓力,但她強調必須時刻保持小心謹慎,不能讓任何一粒丟失;所以配石員要保持工作環境整齊清潔,垃圾箱必須蓋上,免原料掉進垃圾箱。
梁玉冰笑言:「有時對着一堆細微的鑽石,連呼氣也不敢太大力,怕把它們吹散。」所有寶石都會小袋小袋放好,當天用了多少都記錄在電腦上,下班前要一齊『埋數』,即使少了一顆很小的,也要尋回才可以放工。
記者:葉敏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