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項發明 改變未來

10項發明 改變未來

無數重要意念,當初提出時都被人認為是天馬行空,不切實際,甚至危險。新一期美國《新聞周刊》列出十項可能影響未來的發明,部份的研究已取得突破,部份仍在構想或早期開發階段,相同的是一旦研製成功,都會改變我們未來的生活。 美國《新聞周刊》

控制細胞
目標:找出控制細胞方法改良醫療
科學家發現基因之間像有「電路」聯繫,能互相影響,由此想到細胞或可像電腦依「程式」運作。美國波士頓大學科學家透過轉基因,成功將細菌變成紫外線感應器。
科學家希望進一步了解細胞之間的運作後,能控制人類細胞,例如令幹細胞發展成指定的細胞組織,或發展出針對性的基因療法。

塑膠晶片
目標:用廉價塑膠取代矽製造晶片
英國劍橋大學科學家弗蘭德在十多二十年前發現,塑膠可用來製造晶體管和發光二極體。他的研究成果已促成更輕更薄更柔軟的電子顯示屏、用於手機以至可捲起來放在袋中的電子書。他現正研究用打印方法製成塑膠晶片,帶領人類進入一個電子零件無處不在的世界,他日宣傳海報可能一偵察到有人行近,就會自動發光發聲。

線傳驅動汽車
目標:製造更安全的汽車
汽車和電腦晶片的關係愈來愈密切,由音響至引擎都由電腦控制。為了令新一代汽車更安全,汽車生產商研製出「線傳驅動」(drive-by-wire)汽車系統,煞車和轉向等操作全部由電腦協助控制。車商也研製出「線傳轉向」(steer-by-wire)汽車系統,司機扭動軚盤後電腦會介入,令汽車不會因扭軚過度而失控,減少車禍發生。

昆蟲認知能力
目標:製造模擬昆蟲活動的機械人
昆蟲可找到一公里外發出氣味的源頭,為更了解牠們這種能力,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科學家,特別設計了一個容器,觀察果蠅如何找尋氣味源頭。
科學家希望藉此造出模擬昆蟲活動以至思想的機械人,最終研製無人駕駛飛機,透過探測二氧化碳找尋在森林或偏僻地方迷路的人。

太空電梯
目標:大大節省由地面運貨上太空的開支
製造太空電梯多年來只是人類夢想,因為一直找不到延伸至十萬公里高空而堅硬得不會墜落的物料,直至九一年日本科學家找到比鋼堅硬很多倍的碳納米管後,「天梯」夢想似乎能成真。
美國太空總署九九年資助物理學家愛德華茲製造天梯,盼將物件運往太空的成本減低。愛德華茲估計可在二十年內成功。

超輕汽車
目標:製造耗油量特低的超輕汽車
一般汽車的九成九燃料都是用於推動車身重量,只有百分之一用於運載乘客。用碳複合材料造車,重量可減輕一半,燃油效率增加一半。德國寶馬車廠已研究出將碳纖維鋪於平面然後壓製成立體部件的方法,但仍比用鋼貴一倍。美國Fiberforge公司發明不浪費物料的剪裁技術,減低成本。

人造鑽石
目標:製造鑽石晶片加強電腦功能
人造鑽石早在五十年代已誕生,但質素不高。如今美國一些公司已找到製造近乎完美鑽石的方法,而用人造鑽石製作電腦晶片,是科學家最希望做到的。電腦晶片加入更多電路能提高效能,但矽晶片過熱會熔解,可抵受高溫的人造鑽石能解決問題,也可用來製造高解像度電視的發光二極體(LED)。

浮水兩棲屋
目標:為全球暖化、水位上升的未來世界提供安樂窩
荷蘭國土低於海平面,常受水災之苦。當地DuraVermeer公司在馬斯河畔興建了四十六間浮水兩棲屋,建在空心混凝土基座上,有足夠浮力浮在水面。房子採用平衡結構設計,不會傾斜,繫於柱上就不會飄移。聯合國預測二○五○年會有二十億人被洪水危及,兩棲屋很有未雨綢繆作用。

太空蔬果
目標:培植能令更多人吃飽的超級蔬果
北京飛鷹綠色食品集團自一九九九年起,將植物種子和幼苗送上太空。在零重力、充滿宇宙射線和次原子粒子的環境下,植物產生了基因變異,被送返地球再種植後,科學家挑選特別大、特別有營養的來培育新品種,收成包括重達一點八公斤的巨型茄子、beta-胡蘿蔔素多兩成七的番茄等。

新式記憶體
目標:發明可擴充大腦記憶的電腦晶片,幫助增進記憶
美國南加州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師伯杰對着插滿了電極的老鼠腦切片十多年,研究腦神經細胞如何溝通,設計出模擬細胞行為的電腦程式製成晶片。他希望三年內進行活鼠實驗,繼而在猴子以至人類身上實驗,望可幫助老人癡呆症等患者,常人亦可靠它牢記複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