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散步,買完菜到九龍城街市三樓熟食檔吃早餐。這裏熱鬧得很,有些還是遠方住客,送完孩子們上學後,來歎一杯鴛鴦的師奶,見他們手上的報紙,《東方日報》或《蘋果日報》居多。
其中有位女士,單獨埋頭讀一份銷路不佳的報紙,繃着臉,不作任何表情。
我發現香港人的隔膜,多數是因為沒有人主動與對方交談。像法國鄉下,居民多有教養,經常與陌生人做些閒談SmallTalk。旅行多了,受了影響,我學會這種社交禮儀,開口向這位女士說:「好看嗎?」
對方有點詫異,但也迅速地做出反應:「沒甚麼好看,也沒甚麼難看。」
「你最喜歡它的港聞,還是副刊?」
「沒所謂,都看。」回答後,看到她露出的一絲笑容。
「娛樂新聞呢?多數讀者都喜歡看了八卦一番的。」我說。
「這家報紙的篇幅很少,報道的也不夠詳盡,圖片也不多。」
「那麼社論呢?」
「從前的好看,現在不行了。」她回答後,想不到還主動地問我:「你呢?你看報紙是從哪一版看起?」
「我把副刊留在最後慢慢欣賞,體育版拿到手上就丟掉,從前也扔經濟版的,自從學會跟人家買了幾股,也偶爾看看它漲了沒有。」
「馬經呢?」
「只看夾在中間的色情版。」我說。
那女士為了我的坦率笑了起來:「我買那份報紙的時候也看的,不過這一份太正經。」
「那你為甚麼還要買?」
她給了我一個預算不到的答案:「頁數少,輕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