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上武漢,匆匆忙忙,連黃鶴樓都沒有去,對這個漢江之口的地方最深刻的印象是一個字:熱。
深夜時分,氣溫也有三十九度,人站着不動,照樣汗如雨下,七月盛暑,這個中國的火爐之地實在不宜久留。
如今入秋了,明顯涼爽了,涼風吹來,跟夏天相比,真是兩個世界。
黃昏之時到了黃鶴樓,夕陽射在金漆牌匾上,「黃鶴樓」三個大字金光燦燦,閃閃生輝。那是一片很大的範圍,一路上都有成片成片的紅紗燈籠掛着以壯聲勢,山腳下先是一片仿古建築群,都是小商店,賣着各種吃黃鶴樓老本的產品,少不得相關的詩詞和典故做成的各式紀念品,也有介紹旅遊的VCD等,另外,就是可以在任何中國旅遊點買到的那些小商品,如唐裝到摺扇、瓜皮小帽等,不一而足。
再上去,有個庭園,亭臺樓閣,假山水池,池裏養了許多黑天鵝。廻廊上則滿是歷代碑刻,不計其數,最為可觀。
再往上走,就到了黃鶴樓下,從下往上望去,巍巍一座大樓,屹立在蛇山之上,迎着夕陽,俯視長江,氣象萬千。進去拾級而上,每一層往外看去,景致都略有不同,待走到頂層,憑欄遠眺,極目楚天,有氣吞山河之感,想着傳說中呂洞賓騎着黃鶴往外飛去,消失於天際,心也跟着飄去。
黃鶴樓是惹火之物,歷來幾經火災,燒了又建,建了又燒。現在這一座是一九八五年建的,跟杭州雷峰塔一樣,遊覽之際,總覺得新氣太重,古味不足。這當然也是遊人的挑剔,挑剔上一兩百年之後,一切又會矜貴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