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OT:油價75美元見頂

CBOT:油價75美元見頂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第2大期貨市場芝加哥期交所(CBOT)預測,原油價格將持續上漲,直至升上每桶75美元見頂。

芝加哥期交所總裁丹恩(BernardDan)表示,全球目前仍有石油開採,除非石油供應線中斷,否則油價應不致高過每桶75美元。
他相信油價升穿每桶75美元這個「災難性水平」的機會不大,雖然油價處於55美元至75美元高位仍可能對美國經濟造成一定損害,但他認為美國經濟體質穩健,應足以抵禦油價上漲造成的衝擊。

替代能源需求增加
紐約11月原油期貨價格在過去1個月已上升26%,上周五最高曾攀上每桶55美元的歷史高位,收市報54.93美元。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格林斯潘上周五指出,油價高企對美國經濟的衝擊不及石油危機年代般嚴重,他的言論隨即令油價火上加油。
在上世紀70及80年代,高油價曾導致美國經濟衰退。丹恩表示,能源價格漲升會反映到美國股市,油價因素正日益成為美國股市的關注焦點。
丹恩指出,目前國際原油供應受種種因素掣肘,「可再生燃料」(renewablefuels)需求因而上升,令美國乙醇市場行情看漲,現時乙醇市場規模達到30億加侖,預期未來兩年可大幅增加至50億加侖。
他說,全世界都想減少經濟對石油的依賴,期貨市場亦反映替代能源將為炒家帶來更多機會。
另外,全球第2大石油蘊藏國伊拉克的產油設施,雖然有持續受到破壞的威脅,該國仍然計劃提高石油出口量。

伊拉克提高出口量
伊拉克國家石油市場組織(SOMO)主管巴卡表示,當地9月份每日平均出口172萬桶原油,今個月的目標是每日平均180萬桶,而11月份希望可進一步提高至每日平均190萬桶。
巴卡說,SOMO計劃在明年初把石油出口量增至每日平均200萬桶,但一切要視乎保安問題,他們不能預測破壞分子的行動。伊拉克的產油設施──特別是出口輸油管──近月屢遭破壞,令該國石油出口在7月和8月一度被迫停頓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