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伯出席立法會答問會,在開場白中表示他和司局長們都有必要小心聆聽市民心聲,並提出已擬訂計劃,讓司局長定期區訪及出席香港電台公共事務節目,加強與市民溝通。
市民想到的是:董伯取消了彭定康時代在施政報告後到電台接聽公眾來電的傳統;董伯避免出席所有公眾雲集的場合,例如他所熱愛的利物浦足球隊來港作賽,以及馬季開鑼的特首盃賽。因此,董伯要聆聽市民心聲,首要條件是不要怕面對群眾,不要怕噓聲。
………………………………
倘若董伯連親自接受一位立法會議員(長毛)的請願物品都沒有勇氣的話,那麼他所說的小心聆聽市民心聲豈不是一句空話?
………………………………
長毛一再出位,在立法會前向董伯遞請願物品,與董伯保鑣起衝突。議員及輿論意見紛紜。
不過,有一點是很清楚的事實,就是長毛所說,他是六萬多人投票選出來的,董伯則是八百人選出來的(其實這一屆並沒有選,只是七百人提名產生的),這就注定行政與立法的民意基礎迥異,也使行政立法關係注定有結構性矛盾,也注定董伯在立法會上所說「確保行政立法機關能夠真正順利合作」恐怕只是一個不切實際的良好願望。
………………………………
世界盃外圍賽中,中國國家足球隊輸了給科威特,使國足必須在十一月十七日對香港的最後一仗狂勝三球以上,才有出線機會。內地網友希望香港隊打「默契球」,打「政治波」,「請香港老弟幫忙讓國足出線」。但也有網友表示,若香港隊放水會是「宇宙級的恥辱」,「看誰最不要臉」。香港隊主教練黎新祥表示「一定要尊重體育精神,無論對手是誰,都要全力以赴。」
這就要考驗香港隊是否把「一國」放在「兩制」之上了。按照「一國」先於「兩制」的論調,若不能讓「一國」先於「兩制」,香港隊根本不存在,還講甚麼體育精神!
………………………………
人大釋法,及作出否決「雙普選」的決定,這種不惜違反《基本法》的行為,也是在打「一國」先於「兩制」的「政治波」。違反《基本法》是否「不要臉」?只能由厚臉皮的人解釋了。
………………………………
台灣雙十國慶,鬧出一國多慶:反對黨升自己的旗,宋楚瑜罵阿扁搞的是偽國慶,台聯則降下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改掛自訂的台灣旗。因此台灣有記者形容:「國慶,只是不知所云的嘉年華」。因為目前使用的國家符號(國旗、國歌),與當今政府一心嚮往的地方,有很多不同,執政黨舉辦慶祝活動,怕連自己也覺莫名其妙。
………………………………
台灣搞出一國多慶,應是中共對台政策迫出來的。若採當年兩個德國與現今兩個韓國模式,台灣怎麼會讓國慶變成「不知所云的嘉年華」?
………………………………
北京國台辦發言人張銘清回應阿扁的雙十演說,說他頑固堅持「一邊一國」的分裂立場,進一步否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
近日讀已移民加拿大的吾友張無忌,在卡加里的《誠報》中的短文說:今屆奧運會,中國對外對內都說獲金牌三十二面,但若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的話,至少對內宣布賽果,應稱三十四面才是,因為台灣也獲了兩面金牌。中國對內對外都說金牌三十二,不是等於說台灣不是中國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