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一年半載光景,天天唉聲嘆氣的業主忽然面口變,將那個四面樓望樓、睡房與大廳的窗台夾埋闊過廁所的所謂豪宅單位,抬價一成有多。
政府賣完地後不消半天,業主指示地產經紀,暫時封盤。那個鑽石形、樓底只有八呎高、旁邊盡是殘破舊樓的叫做甚麼豪園的新屋苑,曾經讓業主家嘈屋閉,過去十二個月裏有十一個半月,全家想盡方法希望落車甩難。今日立場變了,覺得那個「有seaview罅」的三房兩廳780呎物業是翻身再落注跑贏大市的最大希望,有樓揸手彷彿又試大晒了,街頭巷尾電燈柱上黐住的銀主盤廣告似乎亦少了。
食肆最敏感,幾家難吃的餐館竟然有人排隊,還符碌地開了分店。好吃的小店卻因為業主大幅加租,關門大吉了。聽講廚師也有高就,像樓換樓的業主那樣工換工。能夠有槽可跳當然好,不過打工仔始終是打工仔,租金貴了,想創業就更難。
零售生意應該不錯吧,消費的着了半數是內地遊客,他們衣着打扮跟本地人一樣,逛街的速度卻是本地人的一半。經濟往好處發展,香港人行步路都快過人。靠炒賣發達但幾年後打回原形食穀種捱世界的香港人很明白,抓錢比優閒享受重要,肯排隊睇畢加索《巡遊》的是上海遊客。香港人忙搏殺,做愛次數全球排尾二,僅勝過㗎仔,出生率肯定持續偏低,大家無暇造人。電影裏的超人已死,闊佬世界中的超人生勾勾,仍然是恨錢狂參拜的偶像。官商托市,間樓一轉手便賺五十萬,你不禁歌頌,地產商是超人,董特首是超神!只有一種人你想做,做搵銀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