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系,美國在環球經濟上扮演着中心角色。由於它是亞洲出口的最大市場,亞洲區經濟將取決於美國經濟的表現──美國增長若強勁,消費需求保持增長的話,那麼亞洲企業(特別是一些出口業)可望因而受惠;反之,若美國經濟出現放緩的話,亞洲經濟將難免被波及。
近數年,美國成為了環球經濟的火車頭,原因是歐洲的經濟增長長期疲弱,而日本也在衰退漩渦中掙扎,直至最近才有迹象顯示日本正擺脫困境,可望結束長達15年的頹勢。
美國經濟現時仍在擴張,不過近數月的增長速度已開始減慢,這趨勢恐怕仍會持續下去。舉例說,與首季4.5%的增長速度相比,第2季經濟增長只有3%,而年增率更下跌至2.8%,相當令人失望。當中消費增長只有1.1%,更遠較10年平均成長數字的2.5%為低。美國經濟第3季度表現相信亦難以令人振奮,因為一些公司已發出盈利警告,意味着營運環境日益艱難,而反映消費者需求的零售業指標亦在8月錄得下跌。
每況愈下的消費需求,是布殊政府欲透過減稅來刺激經濟、計劃卻以失敗告終的其中1個原因。由減稅及物業加按等財政和貨幣政策刺激所帶來的正面影響正在減退,最大原因是高油價正蠶食企業盈利,並打擊消費需求。雖然擁有充裕的現金,企業亦沒有積極聘請員工,顯示了普遍謹慎的投資氣氛。
雖然如此,我們並不認為現階段需要對美國經濟持續放緩特別關注。縱使美國息口最近已3度上調,但聯儲局近期仍維持樂觀看法,認為加息不會影響美國經濟前景。而即使美國經濟增長真箇放緩,似乎只會是長遠趨勢,短期經濟依然稱得上穩固。聯儲局最近有關「產出增長正重拾力量」的講話,顯示它相信美國經濟已脫離第2季的疲弱困境。
撇開近期上升的息率不談,美國的貨幣政策仍繼續支持着經濟增長。由於息率仍處於歷史上相對低水平,美息或會持續攀升,但聯儲局已表明會繼續支持經濟,這對全球的股票市場均有裨益。
美國股市未來表現又會如何?2005年將至,經過長時間的強勁盈利增長後,美國企業的盈利將難以維持步伐。最近數星期,企業對盈利的預測已變得謹慎,盈利預警亦增加。由於重組所帶來的成效已經反映,企業很難維持盈利增長,特別在經濟增長放緩的環境下。
考慮到經濟仍會溫和增長,美股現階段的整體估值水平仍合理。目前美股市盈率維持在18倍附近,符合美國宏觀環境穩定的預測。由於美國經濟及股票市場正為商業周期的下一階段進行調節,我們相信美股的回報率仍可維持平穩。
美債的估值一般會被過度看好,相比之下,美股的吸引力會較高。今年夏天美債曾經急升,相信已反映了經濟增長及通脹雙雙放緩的預期,更增加了美股的吸引力。
整體而言,我們對美股前景持中性看法。由於經濟增長放緩,加上企業盈利動力消失的情況正在瀰漫,相信美股上升的空間將相當有限。
除特別聲明外,以上所有皆為鋒裕投資的觀點。鋒裕投資有權因應市場及其他情況對以上觀點作出修訂。本公司並不保證國家、市場及行業將有預期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