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的兩棲類動物正在急速減少──科學家進行全球首次針對兩棲動物的普查發現,約三分一現存的兩棲動物品種正面臨絕種危機,其中一百六十多種更可能已絕種。
最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報道,來自六十個國家的逾五百二十名科學家,花了三年時間研究全球五千七百四十三種已知的兩棲動物生存情況,發表《全球兩棲動物評估》報告。他們發現近三分一品種,即一千八百多種兩棲動物面臨絕種威脅。
可能已絕種的兩棲動物共一百六十八種,當中最少三十四種肯定已絕種,這裏面最少九種是在一九八○年開始絕種,包括黃金蟾蜍。
由於兩棲動物對水和空氣污染相當敏感,因此牠們成了環境危機最早的受害者。牠們的大量減少,正好向人類發出警號,表示環境情況惡化,其他生物可能步其後塵。
科學家認為,兩棲動物的棲息地受破壞,以及空氣和水受污染,都是兩棲動物減少的原因。為了阻止情況惡化,科學家提議有關方面限制或禁止捕殺某些種類的青蛙,並建立保護區,而對於一些無明顯原因而突然消失的物種,則要通過人工養殖來保護。
美聯社/路透社/英國《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