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實戰:<br>善用遠期期權誤差增加盈利

期權實戰:
善用遠期期權誤差增加盈利

投資者除了利用簡單的勒朿式短倉獲利之外,亦可利用遠期期權與即月期權的差距來獲利,並將風險降低。
例如張先生想沽10月118P(13點),那麼他會先看看11月118P期權金值多少。
以9月25日理論收市價計,11月118P收62點。即是說,若純以數學去計(以相同行使價計),以沽11月期權較佳,原因是11月118P(62點)比10月118P(13點)貴了49點(377%)。
換句話說,如果有兩個人同時沽出10月118P及11月118P各1張,而二人同時持有到10月25日,再假設大市指數沒有變化,我們大可看看他們手上的期權短倉有甚麼變化:
10月118P將會由13點變成1點,即是贏12點;11月118P將會由62點變成13點,即是贏49點。兩個人的獲利竟相差400%(49點為12點的4倍)。
此種情況出現,是因為在未到期前,行使價較遠的期權金不會太便宜,導致IV較高,才會出現這種利潤差別大的情況。這點可在近價期權上得到證明,因近價期權是沒有這種誤差的。例如10月126P值100點,11月126P只值215點,若大家均持有到10月25日,而大市指數又同樣沒有變動的話,10月126P將會由100點變成3點,即是贏97點,而11月126P則會由215點變成100點,即是贏115點,彼此間的獲利只相差18.5%(97點與115點之比)。

沽遠期有雙重好處
奇怪嗎?獲利差額竟由400%跌回18.5%!在這例子之中可見,沽遠期的遠價期權除了較安全外,還可以增加獲利率。
由此證明,市場是有誤差存在,而我們應好好利用這種誤差──在每次想沽當月期權時,不妨先看看下月相同行使價的期權值多少,才決定沽哪個月及哪一行使價。因為在市場若能將獲利的機會增加,亦等如變相將風險減低。另外,因所沽的是遠期,更可用小小點數買入本月期權,以減低持倉風險。

時間值須加入考慮
最後,不要經常猶猶豫豫不開倉,因為就算大家對後市有升跌最多400點的看法,希望有了方向才沽出期權,以收取多些期權金,亦應要考慮需多久才可上升或下跌400點。若需時10天後的話,倒不如現在沽出更佳,因為期權另一特性的「時間值」會隨着時間消逝而漸漸消失,亦即俗稱的「縮水」。
三稜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