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機十年生瘤風險增兩倍

用手機十年生瘤風險增兩倍

手機會增加患癌風險,科學界研究了多年。雖然未有定論,手機商更一直否認手機致癌,但頒發諾貝爾醫學獎的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周三公布了最新的研究報告,指使用手機十年或以上的人,患上聽覺神經瘤的風險,比起少用或完全不用手機的人,高近兩倍。

在科學家阿爾邦領導下,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科學家,向六百名身體健康的人士以及一百五十名患有聽覺神經腫瘤病人進行研究,發現「使用了手機十年或以上的人,患上聽覺神經腫瘤的風險,比少用或不用的人高一點九倍」。

愈常接聽耳朵愈高危
而且,長期用手機的人,經常用來接聽手機的耳朵,患上聽覺神經瘤的風險,又高達三點九倍;沒有經常聽手機的耳朵,患上聽覺神經腫瘤的風險,則是正常的。
這次研究結果,跟瑞典科學家於二○○一年公布的相近,當時的研究結果指,使用手機十年的人患癌風險比不用的高二點六倍,患聽覺神經瘤是三點五倍。聽覺神經腫瘤不常見,每十萬人中平均一人患上,雖不是惡性瘤,卻嚴重損害神經和腦部。
不過,阿爾邦強調,研究沒有顯示用手機少於十年的人會增加患上聽覺神經腫瘤的風險,而且研究只對使用類比訊號(analogue)手機者進行測試,因此無法確認長期用GSM手機的人患聽覺神經腫瘤的風險,是否跟類比訊號手機用家一樣。類比訊號手機是舊式手機,於九十年代中後期為GSM取代。
對阿爾邦的研究,手機商說目前還沒有確鑿證據證明用手機危害健康。不過,在手機有無線電波輻射的風險下,除了瑞典,英國亦已撥款資助二十九項研究計劃,研究手機和人類健康的關係,預計大部份在明年底完成。
路透社/英國《每日電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