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外滙管理局局長兼人民銀行行長郭樹清,昨日在英文《中國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分析人民幣升值及擴闊人民幣滙兌波動範圍(有限度浮動)的利弊,並指若人民幣滙率在可控範圍下波動,將不會對中國就業率造成重大影響。他的言論顯示中國可能順應美國的呼籲,逐步擴闊人民幣波幅。
郭樹清同時指出,中國出口的產品主要是人工密集型產品及加工貿易,中國的薪金成本不但遠低於發展國家,甚至相對一些發展中國家而言,亦很具競爭力,故人民幣升值並不會對中國出口造成重大損害,也不會抵銷中美薪金成本的差距,因中國的低工資沿於激烈競爭及監管不力,中國政府從未試圖透過將人民幣貶值製造就業。
他又認為,人民幣升值不會導致中國進口及外國投資減少,反而人民幣愈強,會令外國投資增加,因為早已在中國投資的外國投資者,其資產及利潤將因升值而增加。
瑞銀亞太區首席經濟師安德森預期,「中國火車頭」明年將因內部需求下降及產能上升而趨緩和,首當其衝的將是中游加工產業。對幣值影響而言,這意味着人民幣兌美元的滙率,在未來4個季度將有一半機會,根據貿易額作加權調整,或是擴闊與美元的滙兌波幅,但估計人民幣只升值1%至2%。利率方面,他認為,人行只輕微調升定存利率及借貸利率下限,不會對經濟產生實質影響。
滙豐銀行總經理柯清輝昨日港出席一場合時表示,人民幣升值與否是國家範疇,個人認為人民幣短期內升值機會不大,即使人民幣升值,也是反映國家經濟相當有競爭力,故不會影響經濟。
中國海關總署及人民銀行昨日公布9月金融及外貿統計,人民幣貸款較上月增長再減少0.5個百分點,人行認為金融運行穩中趨好,貸款增幅回落趨勢減緩,繼續向宏觀調控方向發展,至於中國進口則持續放緩,進口增幅由8月的36%降至9月的22.1%,尤其鋼材進口更下跌了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