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小姐患感冒去睇醫生,正常診金四百五,雖然有啲肉痛,但一早預咗,唔會嘈。醫生睇咗佢三分鐘,就低頭寫配藥,C小姐突然醒起,佢曾經驗血,某類症狀究竟需唔需要食藥抑制呢?於是問醫生:「咁咁咁使唔使食藥呀?」醫生答咗一句:「唔使!」跟住話要收多四百五蚊,因為佢已經為C小姐做咗一個醫學判斷,與你嘅感冒無關,故此要另外收費。
C小姐為之氣結,畀錢之時,真係痛到入心,連感冒都冇埋。食飯之時,佢講起呢件事,猶有餘痛。飯局主人T先生話:「可能醫生位太太買多咗一件Chanel,要你哋啲病人夾番畀佢!」T先生曾經移民澳洲,住過雪梨、墨爾本,對當地生活甚為熟悉,T先生話雪梨有一間牛扒屋收費屬海鮮價,日日唔同,但因為每份牛扒份量夠大,一份足夠兩位香港女士食,冇客人投訴呢間牛扒屋啲收費冇準則,加上牛扒屋嘅牛肉來自老闆嘅私人農場,肉質嫩滑,所以牛扒屋門口經常有一條人龍,等候入內。
T先生有一位熟朋友(澳洲本地人),一定訂到位,T先生去咗幾次,覺得價錢經常不同,如果請客,冇乜預算噃,於是問熟朋友:「究竟老闆點樣訂價㗎?」熟朋友唔知講笑定講真:「其實係睇心情,老婆同佢鬧交,第二日佢就收多啲,老婆用多咗錢,佢又收多啲,佢開心高興之日,就會收順啲。」如此餐廳,甚為罕見,T先生話如果我哋去雪梨,佢一定會介紹喎。
C小姐嘅醫生或者係喺澳洲偷橋,有得斬便斬。左丁山一家人睇一個醫生,睇足二十二年,已經成為朋友,睇病之時問多多問題,佢都唔會收多一個仙。久唔久就換醫生,其實唔見到有乜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