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國:李肇星損害中國和平崛起形象 - 張華

解讀中國:李肇星損害中國和平崛起形象 - 張華

本星期一,外長李肇星在北京與到訪的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出席記者會,美聯社記者問安南有沒有提及人權問題。安南答完後,李肇星立即反問記者,有沒有讀過中國憲法。
遠處的女記者回答,但因聲音太小,李聽不清楚,便以強硬語氣回敬:「你的回答很含混……我也不知道你是否讀過聯合國憲章?個別國家在台灣問題上的做法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我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這個問題,我也不記得你是否在這個問題上主持過公道……採訪聯合國秘書長這樣一位重要官員卻不熟悉聯合國憲章是很遺憾的。」李肇星臉上還露出慍色。

國力提升 官員拙劣
李肇星或因「護國」心切,或因忘記自己的外長身份,一言一行都代表中國,因而失去了外交官應有的禮數,怒責一名忠於職責的記者,令原本可以好好地向國際社會宣傳中國的記者會,在尷尬的氣氛下收場。前國家主席江澤民曾在北京斥喝提問「敏感問題」的香港記者;前總理朱鎔基訪問法國遭到抗議,香港記者如實採訪,卻被外交部小官蘇旭怒責;國務委員唐家璇在上海的APEC會議上,怒斥台灣記者提問時老是「中共、中共」……李肇星這種表現絕非個別或偶然現象。
中國外長的風采確實「一蟹不如一蟹」。五十到七十年代,在國際環境如此惡劣下,中國的外長還能以學養、胸襟周旋於國際社會:五十年代的周恩來到瑞士出席朝鮮和平談判時,不亢不卑的與美國國務卿杜勒斯交手;面對西方記者追問,陳毅從容以對;喬冠華更以翩翩風度贏得喝采。為甚麼現在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升後,中共官員反而表現得如此拙劣呢?
或許以前中國有求於人;現在底子厚了,別人都有求於我,還要像小媳婦般做人嗎?因此,中共官員在國內頤氣指使、只惟上級不惟事實的作風,自然就流露出來。但這種目空一切、惡形惡相的態度,對中國的和平崛起將造成沉重的打擊。
國際社會也意識到,中國的崛起不可避免,但同時擔心中國會打破原有國際格局,因而希望崛起後的中國是個負責任、理性、可以對話的大國,而不是惟我獨尊的惡霸。可是,中國的國家代表動輒公開向別人發脾氣,又豈是泱泱大國所為?當中國有能力主導國際秩序後,是否也跟中共官員一樣的率性而為呢?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