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昨日發表最新地產報告,確認本港樓市復甦,是繼標準普爾後另一家國際評級機構看好本港樓市,是次亦是自97年以來,穆迪對本港樓市最樂觀的評價。不過,穆迪亞太副總裁劉惠萍預期,明年住宅樓價只有單位數字升幅,同時該報告亦未有考慮最近一次賣地成績的影響。
劉惠萍指出,穆迪今年4月調升置地及希慎(014)的信貸評級展望時,已認為本港樓市轉勢,正式確認樓市復甦基於下列原因:一是樓市交投轉活躍,且不只限於一手市場,二手市場成交同上升;二是存貨減少至健康水平,市場住宅存貨量已由去年約2萬個降至現時約9000個;三是供應正在下降,預期04至06年每年住宅供應量約2.1萬至2.2萬個,相反預期需求每年平均2.4萬個,將出現「求過於供」,06年本港樓市更可能出現供應斷層。
不過,劉氏預期,明年住宅樓價只有接近雙位數升幅,不及今年上半年升20%,主要因為市場仍有多項隱憂,包括預計市民薪酬升幅溫和,僱主傾向以花紅代替加薪,加上外圍利率趨升,及內地可能加強宏調力度等。
對於賣地成績超預期,劉惠萍認為,現時評論政府是否採用高地價政策屬言之尚早,估計政府暫不希望樓價再跌,但以穩定社會為首要考慮。她又稱,現行勾地機制令樓市由市場主導,但政府應提高透明度及維持穩定供應,「現時問題係發展商想做麵包,但唔知有無麵粉。」
法國巴黎百富勤董事及區域地產分析員顏偉洪指出,賣地理想,短期樓市可望升5%至7%;至於未來12至15個月,由於有中央政府政策支持,令本港經濟好轉,加上未來市場供應有限,樓價預期會升25%至30%。
美聯物業(1200)主席黃建業估計,未來兩年新盤樓價升幅達50%。他又稱,市場正出現兩極化現象,山頂豪宅價早已超越97高峯期水平,但舊屋苑區天水圍、美孚、海怡等仍有200萬元以下的上車盤供選擇。他又指,在賣地前10多天,市場已偷步以溢價成交,成交量更高於平日的1倍,反映看好賣地成績。
另外,穆迪上月底將新鴻基地產(016)本地貨幣與外幣債務評級由「A2」調高至「A1」,展望為正面,劉惠萍稱,新地是全球地產公司中,穆迪給予最高評級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