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後一場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周三舉行完了,競選連任的喬治布殊再輸一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克里則連贏三仗,挾着贏了辯論的威勢衝刺。自有總統辯論以來,未嘗有過贏了辯論而輸掉白宮的候選人,克里為了保持這個「傳統」,喬治布殊為了打破這個「宿命」,在辯論結束之後,立即馬不停蹄,轉往多個游離州份,爭取最後的勝利。
在亞利桑那州最後一場辯論後,三大美國傳媒機構的民調均顯示,克里在舌戰中擊倒了喬治布殊。美國有線新聞網(CNN)的民調顯示,五成二人認為克里贏了,只有三成九人說喬治布殊是贏家。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民調中,三成九人說克里贏,說布殊贏的只有兩成半。美國廣播公司(ABC)則指克里以四成二險勝對手的四成一。
首場辯論時克里展現雄辯優勢,喬治布殊卻表現不耐煩,兩人高下立見。第二場辯論喬治布殊表現改善,但仍被克里小勝。最後的一場,兩人最後火併,喬治布殊在回去翻看首場表現檢討後,已少了不耐煩表情,在反對克里的意見時,只戲劇性地發出Wooh的一聲,但眼神依然飄忽,跟電視機前的選民毫無交流,甚至沉不住氣,在克里第二次提到好友、共和黨參議員麥凱恩時,忍不住反駁:「麥凱恩支持的是我。」
反觀克里連續三場都表現沉穩、直視鏡頭、口齒清晰、思路清晰,令一些選民覺得他具備領袖風範。一名選民說:「克里知道自己在說甚麼,反應快,有權威。喬治布殊常常支吾其詞,迴避問題。」觀戰的選民大都認為兩人說話內容沒新意,但表現不錯。一名女選民指出:「克里口才好得多,眼神與觀眾有更多接觸……但喬治布殊幽默感較佳。」有人更坦言:「幸虧這是最後一場辯論,我已厭倦他們重複的爭吵。」
唇槍舌戰後,開始有選民轉投克里懷抱。紐約州一名天主教徒原本支持總統,但「現在較傾向支持克里,他是天主教徒,卻不盲從教會,像我一樣」。上次大選支持喬治布殊的七十三歲選民巴克則說不能再給總統四年:「喬治布殊(對經濟、伊拉克)沒好好解釋,他給我很多不選克里的理由,但我為何要再選他?」
不過,連輸了三場的喬治布殊,仍未算一敗塗地,仍有翻身希望。不但因為他手上掌握了近三百張選舉人票,更因為有選民雖然認同克里辯論表現較佳,他依然會給他一張鐵票。
不長他人志氣,兩黨陣營自然都說己方勝出辯論。克里一名幕僚說:「三比○,我們大獲全勝。」共和黨陣營則指總統「氣度、說話內容和幽默感都取得決定性勝利」。在未來的兩周多,兩名候選人勢將馬不停蹄,到七至十個主要的游離州宣傳。
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