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航運股前景堪看好

陸叔理財:航運股前景堪看好

航運企業的特點,是其業績表現會受制於經濟周期的上落,理由是當經濟處於調整期時,企業有機會出現產能過剩的現象;相反,當經濟處於復甦期時,它會受惠於運費上調及市場對運輸業務的需求。故此,近來在一片經濟復甦的氣氛下,航運股持續跑贏大市,似乎不無道理。
不過,經濟復甦只是一個較「大路」的解釋,要了解航運股的前景,必須從行業特色及經營模式來分析該類股份的投資價值。

高油價打擊有限
首先,不少投資者不敢沾手航運股的其中一大原因,是油價高企,擔心此因素會增加運輸船隻的航運成本,影響其邊際利潤。
事實上,航運股跟航空股不同,後者燃油費用佔其營運成本一個很大的比重,但能將此成本轉嫁給用戶的彈性卻很低,加上航空公司要為燃料費用作完全對沖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一旦油價上升,航空股便應聲下跌。相反,油價上升同樣增加船隻的燃料成本,但比重卻比飛機為低,而航運企業的收益(即運費)多少,是取決於其客戶對貨運量之需求,在經濟活動頻繁時,船費及貨運量需求都會上升,為航運企業帶來可觀的運費收益。它們未必需要將燃油成本轉嫁至客戶,仍可保持一定的邊際利潤。在某程度上,油價表現與航運企業盈利沒有很直接的關係。
另外,目前航運企業所提供的服務,大致上分為乾貨運輸、集體裝箱運輸及油輪運輸等類別。前兩者在經濟增長的情況下,需求自然大增;至於油輪運輸,在近年市場對原油需求急升的情況下,更加受惠。
昨日我曾指出,目前中國對原油的需求很大,儲備量卻不足1個月的消耗,以致中央政府對外尋油的需求愈是迫切。綜合中國對貨、油等運輸服務需求的上升,未來國內航運股的增長空間,只會愈來愈大,當中尤以付運原油或相關產品的企業可以看高一線。

調整是吸納契機
日前普遍航運股出現調整,主因是不少獲利盤湧現,但我覺得航運股下跌反而是吸納的好時機。
以中海發展(1138)為例,其主要收入來源來自煤炭及石油運輸,由於此兩者於中國的需求仍然強大,預計此兩大項目仍可為中海發展提供不錯的盈利貢獻。假設以6.5元作估值,市盈率約22倍,以一隻將會受惠於市場而又仍有增長潛力的股份,估值其實倘算合理,可考慮此水位作出吸納。
另外,剛購入兩艘運油輪的泰山石化(1192),自公布消息後股價一直急升,但預計它仍會受惠於國內對原油的殷切需求,加上買新船只是公司應付未來市場增長的第一步,預算股價在現水平整固後,會有下一輪的升浪展現。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