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會福利署高級臨床心理學家陳耀基認為,年輕人做事也喜歡「埋堆」,因想尋找認同感,故相約自殺很可能是想壯膽。
陳耀基謂,準備集體自殺前,其實「未必全部人都咁絕望」,只是「年輕人之間有感染性效應」,結果沒那麼想死的人被決意尋死的人感染。他指出,自殺是衝動念頭,如有人及早插手,可消除死念;八、九成尋死者事前會向身邊人發出「求救」訊息,包括直言對生存絕望、將心愛東西給別人、平時愛做的事突然不想做以及抑鬱等。
日本生命電話聯盟常務理事齋藤友紀雄表示,年輕人習慣了網上世界,很可能失去生命實體的認知。奈良女子大學教授清水真治亦說:「年輕人欠缺對死亡的現實感,他們會將死亡當作虛擬世界的延伸。」
本報記者/日本《每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