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注重環保和居民團體大力反對下,政府沒有把握能獲立法會支持,終決定暫時擱置爭議多時的「喜靈洲超級監獄」計劃,並重新考慮重建現有的懲教院所等其他方案,如重建羅湖懲教所,將現有的一百八十二個懲教名額增至八百個。
保安局昨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提交文件,滙報去年獲批七百萬元進行的第一階段研究結果,表示公眾諮詢期間大部份受訪團體及人士不支持喜靈洲的綜合監獄發展計劃,主要是反對選址,並質疑有關的填海工程及規模,以及反對興建連接喜靈洲與大嶼山的橋樑(見表)。工程顧問公司則認為,建議方案技術上可行,對生態及交通等各方面的影響也較小,但新建橋樑可能有礙鄰近地方的景觀,尤其是梅窩。
保安局表示,基於公眾強烈反對,決定暫時擱置該計劃,並會研究其他方案,初步會探討盡量重建部份懲教所現址,以增設懲教名額,如或會重建羅湖懲教所等,同時仍會致力尋求長遠解決辦法,紓緩監獄擠迫情況。
懲教署數字顯示,截至上周五,本港懲教院所男、女囚犯人數分別超出收容額的半成及五成四,最擠迫的男子院所荔枝角收押所,超額六成四;女犯最擠迫的是大欖女懲教所,超額更高達百分之一百五十四。
懲教人員總工會主席黃偉雄回應時稱,對政府擱置該計劃感失望,強調目前監獄擠迫及老化問題嚴重,影響監獄管理,並對職員構成很大工作壓力,望當局盡快恢復因綜合監獄計劃而停頓的改善現有設施工程,並定出長遠解決方案。
不過,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助理環境保護主任朱炳盛歡迎政府的決定,因原來計劃填海面積達八十公頃,破壞生態,也沒此必要。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主席涂謹申在歡迎政府決定的同時,要求當局解釋新構思,究竟是否有新數據和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