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昨天土地拍賣以前大部份分析員及市場人士都預期賣地的成交價會相當理想,可誰也料不到兩幅土地最後的賣價不但遠比底價為高,更比所有分析員的事前估計都要高。就以最矚目的天光道地皮為例,賣價高達九十四億二千萬元,創下了回歸以來單一幅土地最高的賣價;依照這樣的地價,將來有關物業落成後賣價每呎要超過七千元發展商才有利可圖;而另一幅位於新蒲崗的土地成交價也高達四十七億元。更重要的是,競投氣氛十分激烈,幾乎所有大型地產發展商都有參與競投,這充份顯示看好樓市前景、願意增加在本地樓市投資的發展商不是少數,而是大多數。我們認為,今次賣地結果將可以進一步增加公眾及投資者對樓市的信心、將可以進一步增強樓市復甦的力度。
事實上,本地樓市好轉,投資者願意增加投資並不是最近才出現的;較早前的兩次賣地已顯示發展商願意以比市價較高的價錢投地,只是過往兩次賣地所出售的地皮面積較小、金額較低才沒有今次這樣矚目。這一回,發展商以龐大的資金、大幅高於市價的價錢買入大型地皮發展,可以說是更清楚反映他們對未來兩、三年樓市前景的信心、更清楚反映他們的投資意欲,這當然會大大提高其他投資者及市場人士對樓市未來的信心。
當然,大型發展商不可能主宰大市的升跌,大型發展商也有看錯市及投資失利的時候,例如九七年樓市高峯期就有不少大型發展商購入貴價地皮以致損失。可現時的情況跟九七年樓市高峯期時不同;首先在土地供應方面,特區政府實行勾地政策,確立按市場需要、按投資者需要供應土地的原則,再加上特區政府經過八萬五的教訓後不敢再微調樓市;這樣下來香港將不會再出現土地供應突然大幅增加的情況,從而減少了樓價大幅滑落及樓市崩潰的機會。此外,現時的宏觀經濟情況包括銀根非常鬆動、市場資金充裕、通脹重臨、本地經濟持續復甦等都對樓市有正面影響、都足以支持樓市持續向好;再加上本地樓價經過多年調整後已比高峯期下降不少,即使新賣出的天光道地皮的預期樓價也跟九七年樓市高峯期時的樓價有一定距離。在這些有利的條件下,發展商自然願意增加在樓市的投資、自然願意為樓市投下信心的一票。
(圖)地皮拍賣後地產代理即時貼封盤字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