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藥減低患肝癌機會

肝炎藥減低患肝癌機會

【本報訊】一項亞太區跨國研究發現,用以治療肝炎的藥物「拉米夫定」,可同時減慢肝硬化的病情發展,並減低患上肝癌的機會。參與研究的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系主任沈祖堯指出,有關研究證明拉米夫定的副作用較傳統藥物「干擾素」為少,但或會出現抗藥性情況。
研究在亞洲四十一個地區聯合進行,共六百五十一名病人參與,其中一百二十八人是本港公立醫院病人,他們全是乙型肝炎帶菌者,並出現初期肝纖維化。六百多名病人中的三分之二,即約四百三十四人接受拉米夫定藥物治療,其餘二百一十七人則服用沒有藥效的安慰劑,為期三年。
結果顯示,服用拉米夫定的病人組別,有百分之九人病情轉差,包括出現肝纖維化惡化及肝癌等;服用安慰劑的則有兩成一人病情惡化。拉米夫定和安慰劑引致的副作用相若,包括頭痛、咳嗽、腹部不適及腹瀉等。

控制乙肝病菌繁殖
參與研究的沈祖堯說,結果顯示拉米夫定可有效控制乙型肝炎病菌繁殖,從而減慢因肝炎導致的肝硬化發展,以及減低出現肝癌的機會。但部份病人長期服用拉米夫定後,出現病菌變種及抗藥性的情況以致藥效減弱,有關病人只要服用另一種藥物「阿德福韋酯」即可解決問題。
另一研究人員瑪嘉烈醫院內科及老人科顧問醫生袁漢稱,拉米夫定的副作用較傳統治療肝炎藥物干擾素為少,因此較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