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昨日拍賣兩幅市區地王,庫房進帳一百四十一億二千萬元,刷新本港賣地史上單日總成交價紀錄。何文田天光道豪宅地由長江實業以高出底價八成七,即九十四億二千萬元奪得,較市場預期上限高逾三成,是香港史上第二高價地王,也是九七回歸後最貴的地皮,估計將來賣樓呎價要逾一萬元才有合理利潤。新蒲崗商住地則由新鴻基地產以四十七億元投得,高出底價五成七。 記者:劉碧思、林中健
賣地成績理想,樓市即起哄,恒指尾市也止跌回升。港股在賣地前牛皮偏軟,下午開市曾一度跌穿一萬三千二百點水平,其後何文田地皮競投激烈,刺激地產股向上,帶動恒生指數上升。部份發展商即時全線封盤,更有新盤大幅加價成半,二手盤業主亦紛紛封盤加價。財政司司長唐英年說,兩幅地成交價遠超底價,反映市場對樓市的積極態度及需求,亦反映勾地價並非過高;不過,他呼籲市民買樓要盡量小心,要衡量負擔能力。不少發展商在賣地後呼籲政府增加土地供應,但地政總署助理署長羅思善表示,政府暫無意在本年度的儲備表內增加土地,因還有多幅地皮未被勾出。
本港主要一、二線地產發展商均有出席昨日賣地,但以長實和新地表現最勇,成為競逐主角,拍賣官定每口價二千萬元「窄幅加價」方式奏效,競投氣氛熱烈,尤勝九七年小西灣地王。
首幅何文田地開價五十億二千萬元,每口價二千萬元,歷時近兩小時,叫了二百二十一口價,較九七年小西灣地更多,最後由長實代表以九十四億二千萬元投得,每呎樓面地價五千四百七十六元。業界預期總成本每呎約七千一百元,遠高於區內新盤君頤峰的每呎六千八百元售價,落成後要賣逾萬元才有合理利潤。這幅地皮的成交價僅次於九七年拍賣小西灣地王的一百一十八億二千萬元,是回歸後的新地王。
長實副主席李澤鉅認為,價錢「唔覺得高」,市場「好難變一塊市區靚地」,今次「買得開心」,但未有透露長實是否獨資發展及投資額有多少。他指該地是真正何文田傳統豪宅地,市場對大單位需求大,計劃發展一梯兩伙四房大單位,每伙約二千方呎。
第二幅拍賣的新蒲崗地,開價三十億元,每口價二千萬元,新地可謂由頭帶到尾,以四十七億元投得,每方呎樓面地價三千八百二十元。業界預期總成本每呎約五千三百元,較市價高,同區二手屋苑新蒲崗廣場,每呎只約二千八百五十元。新鴻基地產代理執行董事雷霆說,該地景觀開揚,設計時易剪裁,料日後成為區內指標物業。
摩根士丹利地產分析員謝昭平認為,賣地成績超出市場預期,將令發展商更加「惜貨」,或以高價推盤,帶動二手樓市成交額及成交量顯著增加。不過,他憂慮發展商對樓市過份樂觀,買家承接力若未能緊隨,將影響發展商日後的邊際利潤。
麥格理證券高級分析員李智穎預期,樓市在未來三至六個月會有顯著升幅,明年「打工仔」可望加薪,相信樓市升勢可持續,但升幅則會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