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昨日是國際反疲勞死日,適逢今日立法會動議辯論設立最高工時及最低工資,多個工會及團體昨要求當局增加就業機會,制訂工時上限及最低工資。
職工盟交通運輸業職工聯合會引述運輸署資料指出,職業司機的工作時間,自一九九一年起至去年平均增加百分之十六點五,尤其貨櫃車司機的工時更加逾三成。該會對政府至今未立例限制職業司機工時上限,表示遺憾。
民主黨於本月六日至十一日進行調查亦發現,在受訪的四百八十多人中,近七成半贊成立法規定僱員每周最高工作時數及超時補水計算方法;七成二更認為每周最高工時應低於五十小時。該黨建議僱員每周工時不高於四十四小時,並應該首先在飲食、保安及零售批發等長工時的行業推行。
十多名四五行動及反失業、反貧窮聯盟代表,昨早到政府總部請願,要求當局規定每月最低工資不少於六千元,時薪不少於三十五元,而每周最高工作時數不超過四十四小時。
另外,工聯會四十多名代表昨到香港僱主聯合會抗議,反對該會早前呼籲屬下會員企業繼續凍薪,並要求僱主應合理加薪。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陳婉嫻將於今日動議,促請政府立法訂定最低工資,規定最高工時及合理作息時間,以保障工人的最基本生活水平。而民主黨的鄭家富亦會提出修訂,建議最高工時方面也要立法規定。
不少聽眾昨日致電香港電台《千禧年代》節目,其中數月前轉職辦公室助理的李先生批評,見工時所知上班時間為朝九晚六,惟現時每天需工作至晚上八時,亦完全沒有「補水」,也沒有公餘進修機會,與上司理論卻被指「你可以唔做,大把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