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初為人母的女醫生三年前在贊育醫院誕下一對早產孖仔,細孖出生三日後去世,體重只有五百多克的大孖須留院靠機器幫助呼吸及插胃喉餵奶,轉往瑪麗醫院後醫生曾建議放棄救治,至去年初男嬰病情在數小時間急轉直下,院方醫生未有即時解釋因由,男嬰母親其後查看X光片始發現兒子胃喉錯插右肺,最後死於肺炎,案件昨展開死因研訊。 記者:蔡曉楓
死者區子軒○一年八月四日出生,○三年一月二十八日於瑪麗醫院死亡。於廣華醫院任職耳鼻喉科醫生的死者母親彭佩珊昨供稱,兒子為二十八周早產嬰,出生時體重只有五百多克,肺部發育未成熟,在贊育醫院深切治療部靠呼吸機幫助呼吸,兩月後轉往瑪麗醫院的初生深切治療部。
區母表示,○二年三月兒子情況轉壞,醫生盡力救治仍未有起色,曾建議放棄治療,讓他自然死亡,區母不忍兒子受苦,同意醫生建議,但不久兒子情況好轉,醫生替他在喉嚨位插喉幫助呼吸,並表示若男嬰體重增加,有助肺部發展。
由於男嬰飲奶後經常嘔吐,影響體重增長,因此改由鼻孔插入胃喉,將奶直接輸入胃部,其間男嬰情況好轉,有時可以不靠機器呼吸,醫生指男嬰可望在去年新年出院回家。
區母續稱,去年一月二十七日晚上八時半,她探望兒子後離去,二十八日凌晨五時半接到院方高級醫生的電話指兒子情況轉壞,她與丈夫趕到醫院,與兒子見面時他已死亡,初時以為兒子嘔奶流入肺部,查看當日凌晨二時的X光片,清楚見到胃喉插入右肺,但凌晨五時的X光片,胃喉已不見了,她看後情緒激動。區母與院方顧問醫生蔡迺舜等開會,蔡醫生沒有即時解釋兒子死因,只是講述其背景資料,她十分不滿,認為對方隱瞞實情,並質疑院方為何在數小時間仍未察覺問題。
負責替男嬰插喉的護士張慧麗昨供稱,一月二十七日晚上八時五十五分,她如一般程序量度胃喉長度,塗上潤滑劑,由另兩名護士按住男嬰,從他的鼻孔插入胃喉,其間因男嬰嘔吐,待他嘔吐完畢才插入胃喉,抽取胃液確保位置正確,但她抽不到液體,於是從聽筒聽到有聲音從男嬰的胃部發出,確定喉管進入胃部,便交由下一更護士接手,該護士於十時餵奶給死者,張對喉管錯插稱不知情。
案件編號:CCDI264/2003